142. G技术元素:再谈图书的命运

142. G技术元素:再谈图书的命运

00:00
10:09

图书正在退出文化的中心;国内的读书热,只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因为当一样事物即将消亡、新的替代品又没有成熟时,人们会下意识地要抓住这即将消亡的事物。一旦新的替代品成熟了,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那旧事物。事实上,不但纸质书会衰落,电子书也一样会很快地衰落,因为电子书并不是来革纸质书的命,恰恰相反,它是纸质书的苟延残喘。


【关键词】

纸质文化,电子文化,体验,阅读


【正文】

你好,欢迎来到《KK 对话未来》!


关于图书这个话题,我们已经讲过不止一次了。你可能会问,有必要这么翻来覆去地讲吗?很有必要。因为图书目前仍然是我们文化的一个中心高地,但这个中心高地,正在衰落,正在边缘化。以图书为代表的纸质文化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文化,两者间的冲突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而且还在继续困扰着人们。今天,仍然会有人坚信,互联网使人们变得浅薄甚至是愚蠢,碎片化让我们的思想也变得不再完整。


KK 在 2008 年 7 月曾经发表过一篇博客,公开了他和其他人在 1995 年的一次辩论。这次辩论的核心话题,就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体验和阅读相比,究竟是更好还是更坏?


参与辩论的一共有四人,KK 和约翰·佩里·巴洛(John Perry Barlow)是一方,主张拥抱互联网。不知道你对巴洛这个名字有没有印象?KK 曾经在《失控》中介绍过他。他是互联网的先驱用户,也是著名的诗人和词作家。他给写歌词的乐队,你很可能听说过,就是著名的摇滚乐队「感恩至死」。约翰·巴洛在今年二月刚刚去世。


辩论的另一方,是两位美国作者,其中一位叫斯文·博克兹(Sven Birkerts),也是很有名的散文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当时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名字叫做《古登堡挽歌:电子时代的阅读宿命》(The Gutenberg Elegies: The Fate of Reading in an Electronic Age)。这本书的基调,和十几年后出版的另一位作者的畅销书如出一辙。那本畅销书的书名是《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作者是尼古拉斯·卡尔。我敢打赌,你肯定知道这本书!一本 1994 年出版的书和一本 2010 年出版的书,谈论的其实是同一个话题。但在 1994 年,互联网还没有大行其道,只有一些先行者察觉到了即将到来的文化冲突;而到了 2010 年,全球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了 20 亿人,可以说,在技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身陷于这两种文化的冲突中。


那今天的情景又如何呢?


我必须承认,这种冲突依然存在;但它已经接近尾声。你可能会想:不会呀!这几年国内的读书热不是越来越高涨吗?就算是音频付费内容崛起,不还是围着讲书在打转儿吗?


好吧,我先再完整地重复一遍我的论断:图书正在退出文化的中心;国内的读书热,只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因为当一样事物即将消亡、新的替代品又没有成熟时,人们会下意识地要抓住这即将消亡的事物。一旦新的替代品成熟了,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那旧事物。事实上,不但纸质书会衰落,电子书也一样会很快地衰落,因为电子书并不是来革纸质书的命,恰恰相反,它是纸质书的苟延残喘。


你一定会问,那这新的替代品到底是什么?它已经出现了吗?


很抱歉,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法给出很确定的答案。我只能不那么确定地说:「有可能是音频,有可能是视频;有很大可能,新的替代品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市场份额还没有很大而已。」


这好像是句废话。但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内容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已经确实无疑地发生了改变。


先说消费方式。很多人心心念念的是,互联网让我们失去了像阅读那样安静、深入的体验。说这话的人,其实已经碰到了问题的答案,但很不幸地本末倒置了。这句话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解读:我们不管以何种方式消费内容,都是一种体验;阅读只不过是我们熟悉的一种体验而已。网络时代,我们将以一种新的方式来体验内容。别忘了,在纸质文化出现前,我们是借助耳朵、通过口口相传来体验内容的。


再说生产方式。图书的写作,往往是一两个作者关起门来,静心码字的过程。不少作者相信,这个过程需要独立而安静的思考,要避免外界的干扰。所以,传统的图书写作,往往完成初稿就要耗时半年到一年时间,更不用说还要加上出版社的编辑时间。


但现在则完全不同了。以音频为例,我在喜马的这个专栏,有些像图书的写作方式,绝大多数时候是我一个人在查资料、策划选题、整理思路。这个过程坦率地说,不像是在创作,更像是在学习。这样一个过程,对我自己而言,收获是极大的,但对专栏的听众来说,就很是对不住了。因为我写的东西,更像是自己的读书笔记,是自己说给自己的话,而不是写给听众的。这不是一个该有的生产方式。


那该有的生产方式是什么样呢?我马上要在36氪上开一门新的音频课程。这门课程虽然还是我来主讲,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支团队在协同工作。他们会帮助我收集素材,会提出需要我详细解答的问题,会一起构思更适合听众的切入点,甚至,他们会激发我的新想法、新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整个儿团队,都是这门课的创作者。


所以说,创作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用不了多久,出版社就会感受到压力。传统出版社赖以生存的渠道和编辑,都将失去价值,出版社也不再有存在的意义,除非他们能为自己找到新的定位和功能,或者依靠政府的扶持来活命。


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机构和流程,还有利益的分配。将来的创作团队,更像是一个小小的创业公司,这里面的主创者就是创业团队中的领头羊,他会拿走占多数的版税收益,但同时,团队中的其他人也应该享有多少不等的版税分账,就好比创业团队中的期权一样。


最后,借用 KK 的一个比喻来为图书的命运下个论断。这个比喻,其实也是 KK 从他的辩论对手斯文·博克兹那里借用来的。博克兹说:「当你通过互联网碰触了全世界,在感受到了那种极度的震惊之后,就再也不能回过头来,用同样的眼光看你身边的妻子了。」KK 则说:「当你通过互联网碰触了全世界,再回过头来,你会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你身边的妻子。」


听出这里面的不同了吗?一个想要留住那静止的、看似永恒的美,一个则去追寻那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总能带给你不同体验的美。


好,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谢谢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向往自由的刀手

    必须拥抱互联网呀!因为这是我的优势呀!

  • 自由飞翔_d9

    终于说了句真话,到现在还没兴趣听完节目

  • 般若小仙

    你其实可以换个好听的声音来转述,真的,既然你能想这么多,怎么想不到这一点呢

  • 縱横肆海

    现在到底还是在转述kk的内容,还是已经换汤换药,讲作者自己写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