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寒食和清明怎样最终融合在一起

04 寒食和***********

00:00
15:01

寒食和清明怎样最终融合在一起?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宋英杰。欢迎你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1

这一讲,咱们聊一聊寒食节和清明节由相对独立,到最终融合的历程。

从前由冬至到清明,大约108天。在古人的观念当中,这个数字代表了圆满、高深。天地充盈着越发温润、平和的清新气息。寒止于凉,热止于温,真的是一团和气


人们理想中的春季气候,是“春敷和气”,就是好像人被温和的气息包裹着,天气好到可以使人忘记天气。虽然有风、有雨,但春风、春雨,都被比喻为恩泽。风也恩泽,雨也恩泽,风雨只有在春天才能够同时享受到被人们视为恩泽的礼遇。


苏轼《寒食帖》(局部)


被后人为誉为书之奇绝的行书经典,所谓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寒食帖》,都出自阳春时节。王羲之写的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响晴天,苏轼写的是苦雨如秋、小屋如舟的连雨天。


可见,清明寒食时节的气候并非完美无瑕。有这样几个特点活着说缺点:


第一,气温往往涨跌急促。降温剧烈,升温也迅猛。人们仿佛经常在几个季节之间穿越。


第二,北方大风多。京华尘土春如梦,寒食清明花事动”,一切都很梦幻。但是马上风来乱吹塕(塕wěng,尘土),浓桃靓李杳然空。风沙变成了沾满无数鲜花的“摧花辣手”。


第三,南方阴雨多。《汉书》当中就说到:“盖桃方华时,既有雨水,川谷涨泮(泮pàn,水大之状),众流盛长,故谓之桃花水”。正所谓桃花水下清明路。但尽管如此,清明气候的印象分还是名列前茅的。


满路桃花春水香

2

而与清明日期相近的寒食节,也是在春最为佳节,天气最不相扰。寒食,虽然现在知名度很低了,但它可是历史上最资深的节日之一。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取得政权之后,有大恩于他的介子推却“不言禄”,根本不愿意为官。为了急于让介子推“出山,他居然命人放火烧山,结果误把介子推给烧死了。所以为了纪念介子推,最早是规定在介子推烧死的月份人们不许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但这一时节的北方气候依然比较寒冷,历时一个月之久的寒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健康。禁火息烟期间,大家都得严格执行禁令,谁都不能例外,所以虽有病缓急,犹不敢犯,所以“老少不堪,岁多死者


于是到了汉代,出于人道,就开始逐渐禁止寒食或缩短寒食时间。到唐宋时期,寒食的禁火时间为三天。所以寒食的前一天称为炊熟日,几乎所有人家都要在这天之前准备好三天的饭食。寒食节在冬至后105天,所以又称为百五节。您看,古老节日的各种推算都是以冬至作为时间基点,可见冬至在节气界的“行业地位”。

3

唐玄宗时,下诏确定寒食扫墓为五礼之一。

礼仪之邦,平常人们说不必拘礼,说礼多人不怪,说的都是民间礼仪。而寒食扫墓,是国家层面的礼制。所以从唐代开始,扫墓祭祀祖先成为寒食节的核心习俗。但是,因为清明与寒食这两个节日挨得太近了,所以从唐宋开始,逐渐地合二为一,合称清明寒食


直到元代,清明寒食还是仅次于元日也就是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各放假三天。其次才是冬至,放假两天。中元节、十月朔、立春、端午、立秋、重阳各放假一天。直到今天,一些地方还有清明大如年的说法。全家人在清明夜一定要围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最终,在气候相对寒冷的明清两代,寒食节禁炊火的古俗逐渐消隐。大家不能不食人间烟火。


清代《清嘉录》写道:“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荐先。”;“红藕青团各荐先”,祭祀祖先,摆放供物的习俗还在。但寒食禁厨烟的习俗已经成了相传的往事。

清代的《燕京岁时记》这样说:“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中国历史上曾经的第二大节日,就这样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寒食被相近的清明所兼并,但清明承袭了寒食节的祭祖习俗,也承袭了上巳节的踏青习俗,算是一种大融合吧。于是,景色清明的清明,也成为踏青寻春的清明,更成为慎终追远的清明。清明寒食,民间曾经有一个非常盛行的习俗,就是折柳、插柳、戴柳。显然这个习俗没征求过柳树们的意见。

4

南宋《梦梁录》记载: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一百五日,便是次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凡官民不论小大家意思就是每家每户都把柳条插在门上,这个插柳的习俗,最初只是为了炫耀身份,是一种嘚瑟。因为寒食禁火,火种都没了。到了清明,又要钻木取火,称为新火。皇宫里先取火,然后就把刚刚钻取的榆柳新火赐给大臣们,以示宠幸。


达官显贵以能获得皇帝赐火为荣耀,于是就把传火的柳条插在门前,您看,我家享受了皇帝赐火的待遇。后来大家纷纷仿效,唐代之后,柳条插门成为百姓习俗。人们折柳,最初是以柳枝乞取新火,是“雪中送炭的功能。但后来的折柳插柳戴柳习俗,是因为传说柳枝有辟邪和益寿的功能,就算是“锦上添花”的功能了。


所以清明寒食,人们会顺手折下软嫩的柳条,把玩一番,然后有的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有的带回家插在门楣或者屋檐之上。而且还编出很多谚语,意思就是:柳条挺神的,您还别不信!或者简单粗暴地吓唬你,“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或者文雅一点地吓唬你,“清明不戴柳,童颜变皓首”

5

《帝京岁时纪胜》中说:“清明日摘新柳佩带”。可见直到清代,插柳的习俗依然在延续。


虽然清明寒食不再禁火,但是很多凉菜,比如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以及可以冷食的面饼、饭团等等这些寒食佳品和食俗却也流传了下来。虽然清明寒食不再禁火,但这个时节往往是北方天干、风高、物燥的火灾高发期,现在我们也经常会发布火险的预警。


《周书》中有一句话: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也有一句注释:为季春将出火也。禁火盖周之旧制。意思是说,农历三月是最容易着火的时候,天干物燥,风高火急,所以这个时候全国都要禁火,这周朝就有的旧制。


所以,或许当初寒食的整月禁火,正是出于避免火灾的考量,只不过借用了一个故事而已。制度太冰冷,总要给他点儿温度,使禁火更容易获得情感认同吧。当然,也有人考证说,上古时期春、夏、季夏、秋、冬这五个季节都用不同的树木取火。春季是用榆树柳树取火,夏季用枣树杏树取火,“四时以木为变,所以禳去时气之疾也”。认为这样才能消除每个季节的疾病,这是所谓的五行理念。

阳春三月正是改火的时候,需要先禁火以等待新火,所以才有寒食节。但是为什么其他季节就没有寒食节呢?所以这个观点依然难以服众。


明代-出警入跸图(局部)皇帝在宫廷侍卫的护送下,谒陵拜祖后回京。

6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而清明是其中唯一的节气。但原本插柳、踏青、放风筝的清明,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岁时节日,也是因为它承继了寒食的文化血统。


其实我们回溯和梳理清明寒食的过程中,会有这样一种感触,就是:所谓民俗,都是动态的,既有传承也有流变。原有的一些习俗淡出,新生的一些习俗融入,有的传说不再传说,有的笃信不再笃信,有的禁忌不再是禁忌。一些曾经只在民间流传的俚曲登上大雅之堂,一些被官书标注的鄙俗成为新的传统。


古人曾以繁复的规制祈求上苍,曾以华美的礼乐祭拜神灵,而先秦的礼乐,没有延续到今日,并不是礼崩乐坏,而是人们对于天地的敬畏与感恩变换了新的存在感和仪式感。所以,所谓民俗没有天然的正确与否,没有恒定的标准答案。人们的认同和践行,才是民俗的生命之本。

7

记得有一段时间,人们在争论过年的时候福字能不能倒贴,就有民俗专家坚决地说“福”字倒贴是原则性错误。


其实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我们应当以包容的心态看待民俗中的新样态、新寓意。现在有人解读福字是什么,是房梁、人口、田地,有人有房有田是福。而上古的福字是指人用双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以向天祈求。农事、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都会为民俗注入活水、增添新的内容,应当乐见其变,乐见其成。继承传统、弘扬文化,不是抱残守缺。


清明寒食,不再禁火,不再折柳。但踏青的习俗依然活着,这是人们与阳春气候的亲近和互动。祭奠先人的传统更是完好地延续至今。人们的祭祀也渐渐地由敬神到敬人,由生之本类之本,从神道到人道。这是一种庄重而又温暖的文化。


即使是二十四节气,曾经作为中国人独特的时间法则,在时间更加量化、气象原理更加清晰、生产方式更加先进和多元的时代,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更契合现代生活的方式,成为既有陈香又有新意的文化。


好,今天就讲到这儿。今天讲到了清明寒食的气候,清明寒食的习俗,也讲到了清明融汇了上巳节的踏青习俗、寒食节的祭祖习俗,最终成为一个集大成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88544661

    宋老师的声音娓娓道来,清明温雅,细致深入,潜出解析,气象大师!!

  • 叶子_qv3

    这就是富有诗书的感觉吗!佩服,崇拜

  • 清泉2017

    清早听这些趣味横生的知识,美好的一天开始啦。谢谢宋老师!

    Sarah_Jerry 回复 @清泉2017: 😆😆😆😆😆😆

  • 阿曹_be

    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乃气象大师也!🌹🌹🌹

  • 1504028jkmm

    清明扫坟,中国特色的好节日,寒食节应该过,怀念前辈。

  • 1504028jkmm

    学一学我们的节日吧,付点费也是应该的,作为自己是中国人

  • 封印的黑暗

    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现在有几个清明戴柳的

  • 老小不点儿姐姐

    喜欢,果断收藏

  • 1398866qykj

    用科学的态度、诗意的语言、饱满的声音,对节气的有关知识进行科普。谢谢宋老师!

  • 听友213730497

    京华尘土春如梦,寒食清明花事动,马上风来乱吹塕,浓桃靓李杳然空。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