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to part of a lecture in a zoology class-字幕版

Listen to part of a lecture in a zoology class-字幕版

00:00
05:20

听一段动物学课程。

你们今天的阅读材料讲的是中生代时期的恐龙化石,中生代在六千五百万年前结束。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蜥脚类动物。

我认为,我们对蜥脚类动物的讨论能告诉我们,将化石和现代动物对比,我们能学到什么。

化石是指史前生物的遗迹,比如已经矿化的骨头和骨头或器官在石头上留下的印记。

有史以来,在存在过的动物中,蜥脚类动物是体型最大的。

它们比蓝鲸还大,而蓝鲸是现存动物中最大的。

蜥脚类动物体重能达到100吨,是大象体重的二十倍。

并且它们作为恐龙而言是很成功的。

有化石证据显示,蜥脚类动物的存在时间长得有些不寻常,超过了一亿年。

为什么蜥脚类动物这么成功?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蜥脚类动物不应该这么成功。

大型动物(如大象)比起体型更小的动物而言,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能量,而后代更少。

这就使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变得更加困难。

现在,体型最大的动物不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更容易觅食的海洋里。

举个例子,一只蓝鲸一天能吃掉八千磅的食物。

而且它们每隔几年才繁衍一次。

我们还知道体温……大型动物不容易散去多余体温。

对于在海里生活的鲸鱼来说,这不是问题。

但对于一百吨的陆生生物而言,就是个问题了。

多年来,我们都以为,是中生代时期的丰富植物让这些巨型动物繁荣起来。

但我们现在知道了,由于中生代的氧气含量比我们所以为的要低得多,在那时候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的植物供蜥脚类动物食用。


蜥脚类动物.jpg

现在,我们在看其它……我们正在努力弄明白蜥脚类动物的生物性质,把它们的化石和现代动物的解剖结构作比较,以更好地理解它们是怎样生存的。

我们发现,蜥脚类动物很擅长储能。

它们的胃容量非常大,能够长时间消化食物,以缓慢的速度把食物转化成能量,供以后利用。

对胃容量小的动物来说,它们要不断觅食并消化食物,这也是非常耗能的。

有了更大的胃且消化得更慢,你就不需要这么多能量了。约瑟夫?

科学家们了解蜥脚类动物的方式是……我是说,和我们能从现代动物身上学到的知识相比,我们究竟能从那些古老的骨头中学到什么?

把相隔了几百万年的动物放在一起对比?

这看起来更像是靠猜的。

在研究已经绝种的动物时,总会有些猜测成分的。

但一个假说,一种猜测也正导致了重大发现。

我们通过寻找证据支持来测试这个假说。

有些问题解决了,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

举个例子,看看其中一组比较。

我们知道蜥脚类动物无法咀嚼食物。

它们的头骨显示,它们不具有咀嚼肌。

很多现代动物,像鸟类和爬行动物,也不能咀嚼食物。

它们得整个吞下去。

但现代动物有个有趣的帮手,能帮它们消化食物。

它们会吞下石头,在食物真正进入胃部被消化以前,这些石头有助于把食物磨碎。

这些石头称为胃石。


蜥脚类动物.jpg

胃石让食物更容易被消化,本质上就是把食物弄碎,和我们咀嚼食物一样。

久而久之,动物体内的胃石也被磨碎了,变得圆滑。

蜥脚类动物的化石通常伴有平滑的石头。

多年来我们都以为这些是胃石。

它们看起来就像是胃石,也是在蜥脚类动物的胃部找到的。

最近一个研究中,人们测量了现代动物体内的胃石——鸵鸟体内的胃石。

研究表明,鸵鸟需要吞下的胃石重量达到体重的百分之一。

但我们确定了,蜥脚类动物内发现的石头总重量所占比例要低得多,低于体重的千分之一。

所以现在我们不肯定这些蜥脚类动物的石头到底有什么用。

有可能蜥脚类动物只是把它们错当成食物吞下了,这些石头其实并无用处。

另外一些科学家猜测,蜥脚类动物吞下这些动物以摄取一些所需矿物质,如钙质。

那么,即使最初的假说(即和蜥脚类动物一起发现的石头是胃石)没有证据支持,它也帮助我们建立了新的假说,可能最后会得出答案。


胃石.jpg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09570132

    主播,建议上传中英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