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爱因斯坦经常被称为"原子弹之父",但实际上,原子弹同质能方程 E =mc2之间的关系,最多也就能和司马迁作《史记》与仓颌(jié)造字类比一下。值得记住的是爱因斯坦对待原子弹的态度。1939年8月2日,他最先致信罗斯福,建议美国赶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而在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爱因斯坦又为反对原子战争而奔走呼号(háo)。
即使是对物理学一无所知的人,对 E =mc2也不会感到陌生。在1905年发表的狭义相对论论文中,爱因斯坦第一次给出了这个简洁与完美并具的著名公式。 E 代表物体静止时所含的能量, m 代表它的质量, c 代表光 速。质能方程的意义在于,它意味着每一单位的质量都有一巨大数量的能量,只不过藏而不露。而当质量为 m 的原子分裂为 m '和m "(米撇”和“米双引号”)时,释放出的能量将至为巨大。原子弹的理论依据,便源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