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去世,6亿遗产全捐给美国,101岁张学良:我的钱不会捐给中国

01年去世,6亿遗产全捐给美国,101岁张学良:我的钱不会捐给中国

00:00
07:19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夏威夷,走完了他漫长而坎坷的一生,享年101岁。

而他离世后,关于其遗产的数额以及捐赠去向问题,引发了各界广泛的关注与诸多的猜测。

那张学良到底留下了多少遗产?这些遗产去向又如何呢?

遗产来源

张学良的巨额遗产,首先来自于他的父亲张作霖。

作为名震一时的“东北王”,张作霖在东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积攒了令人咋舌的财富。

张作霖掌控着东北地区的诸多命脉产业,在房地产领域,他在奉天、哈尔滨、长春等主要城市拥有大量的房产,从气派恢宏的府邸到用于商业经营的铺面,规模庞大。

东北丰富的煤矿资源,有相当一部分在张作霖的势力掌控之下,煤矿的开采与经营为家族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巨额利润。

张作霖

此外,铁路运输业中也有张作霖的诸多权益,东北的铁路网络在当时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张作霖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从中获取了可观的收益。

这些产业构成了张学良继承遗产的重要基础,即便经过岁月变迁与诸多变故,依然是一笔不可小觑的财富。

张学良的前妻于凤至,在张学良被蒋介石长期软禁期间,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投身于股票市场以及房地产经营领域。

于凤至凭借着敏锐的投资眼光和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在股市中斩获颇丰。

她购买的多支股票,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值,为她积累了可观的资金。

同时,在房地产领域,她看准了美国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潜力,购置并经营多处房产,通过出租、转手等方式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于凤至在美国积攒下了巨额财富。

而在她离世前,出于对张学良深厚的感情,以及对过往共同生活的珍视,她将自己名下几乎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张学良。

这无疑极大地扩充了张学良的个人资产规模。

张学良本人对字画、古董等艺术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极高的鉴赏力,一生收藏了众多珍贵的藏品,其中不乏像唐代吴道子、清代郑板桥等人的传世珍品。

这些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价值连城。

此外,他在早年作为东北军的统帅,有着相应的俸禄以及一些资产配置。

尽管历经战乱、软禁等波折,但依然留存下了一部分财产。

综合来看,张学良自身积累的财富,加上家族传承,以及前妻所留资产,其遗产规模十分可观。

据相关报道与估算,高达6亿美元左右,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巨额财富。

张学良

意外决定

可令人疑惑的是,这六亿遗产,张学良在生前做出决定,捐给美国哥伦比亚,而没有捐给中国,或留给自己的子女,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因为,他被蒋介石背信弃义地囚禁长达半个多世纪,这漫长的软禁生涯,让他失去了自由,远离了曾经熟悉的故土、亲人和军政舞台,内心饱受煎熬与无奈。

而美国夏威夷,在他晚年时为他提供了相对宁静、平和的生活环境。

在这里,他能够摆脱过去诸多政治纷争的困扰,与家人、朋友相伴,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在他心中,对这片接纳他、让他能安享晚年的土地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因此,选择将遗产捐赠给美国,以此作为一种回馈,表达自己对这片异国土地所给予的安宁生活的感恩之意。

而且,长期的囚禁生活使得张学良与子女之间聚少离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疏远。

他的子女们大多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的陪伴与教导,各自在不同的环境中努力生活、打拼。

张学良认为,财富对于子女而言,虽然能够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依靠自身能力去创造生活的精神。

他希望子女们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在社会上立足,而不是依赖父辈留下的巨额遗产过活。

所以,他选择不将遗产留给子女,这既是一种别样的父爱体现,也是对下一代成长发展的一种期许,希望他们能够在没有财富荫庇的情况下,依然活出精彩且有价值的人生。

张学良一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也接触了解了西方文化,对于文化交流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

他深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与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性,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为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等方面,有着卓越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

他将遗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设立专项基金会,旨在资助与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学术研究项目,以及教育交流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他希望能够搭建起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更多的美国学者、学生乃至普通民众深入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好情谊。

在他看来,这笔遗产用于推动文化交流,能够发挥出超越物质财富本身的价值,为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融共生贡献一份独特的力量。

而且,张学良的一生与政治紧密交织,经历了太多的政治风云变幻和权力斗争。

他担心,自己的遗产如果留在国内,可能会再次卷入政治博弈的漩涡之中。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张学良的身份和过往经历,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他顾虑即便在自己离世后,遗产问题仍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引发争议、制造矛盾甚至给家人带来不必要麻烦和牵连的源头。

而将遗产捐给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其脱离国内复杂的政治环境,避免这类潜在风险的发生。

心存愧疚

还值得一提的是,九一八事变无疑是张学良人生中,备受争议的一个重要节点。

当时他奉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在短时间内迅速沦陷,大片国土落入日军之手,无数东北同胞遭受了残酷的侵略与奴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这种愧疚让他觉得无颜将遗产留给祖国,认为自己曾经的决策,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伤害,难以心安理得地将财富再转交给国内相关方面。

从现实角度考虑,于凤至所留下的遗产大多是在美国本土,通过合法经营积累起来的,受到美国当地法律法规以及税务政策等多方面的严格监管。

想要将这笔巨额资产完整地转移出美国,涉及到复杂的法律程序、高昂的税费,以及诸多实际操作上的困难。

而且,将遗产捐赠给美国的相关机构,在手续办理、资产交接等方面相对更为便捷和顺畅,能够确保这笔财富能够按照张学良的意愿,迅速地投入到他所期望的用途当中。

综合以上诸多因素,张学良最终做出了将遗产捐赠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决定,并与该校签订了相关协议,设立了“毅荻书斋”,用于妥善保管、展示他的个人手稿、回忆录以及珍贵的藏品等。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后人能够从这些资料中,更全面地了解他的一生,以及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参考资料:

张之宇《张学良探微》

赵林云《张学良被囚54年,从哪得来亿万家财,又为何死后将遗产全捐给美国》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