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00:00
09:19
串联苏轼人生的五重境界,《定风波》,正是这首词苏轼真正开始了人生的进化,迈出了由苏轼转变为苏东坡的关键一步,从此之后苏轼所有处事的超然豁达,都能归因于此时的转变。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第三年,熬过了最初人生地不熟的孤独和煎熬,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也慢慢接受了自己不再是从前那个能呼风唤雨的文豪,只是作为黄州一闲人,踏实的生活。元丰四年的时候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买了一小块地,取名为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从此他每天最快乐的事儿就是扛着锄头去种地,后来他又在东坡旁修了一个草堂。因为是在雪天建成的,四周雪景宜人于是取名雪堂。这里远没有从前京城的书房豪华,各种摆设老旧破损,但是苏轼却打心底里欢喜。窗外雪花簌簌落下,笔墨书香萦绕。此刻深山静谧,大江流淌,虽是寒冬,可是心却如春天般生机盎然。他在黄州交到了很多朋友,没有一个是从前的达官显贵,有小孩儿,有卖艺的,有闯荡江湖的侠客,还有四处赶路的小贩,他都全身心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倾听彼此的故事交换彼此的人生。元丰五年的春天,他和朋友一同去看田,突然下雨,同行的人都跑去避雨,他却兴起,开开心心的在雨中独行。于是有了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一看就和上一首卜算子境界完全不同,起笔不再是残破的,而是置身事外的潇洒,“莫听穿林打叶声”,它看似是在写雨中独行,但其实暗含隐喻。不要去听的又岂止是眼下的雨声,更是出现在他身边的各种噪音。
乌台诗案之后他一落千丈,有人趁机倒戈,有人继续诽谤,各种闲言闲语不断,谣言传说四起,这是出现在苏轼生命中的强噪音。而他选择的应对方式是吟啸且徐行,用竹杖代替车马,吟啸是他的豁然开朗之音,徐行是他遗世独立之举。当你面对外界的压力时,当你面对各种意见的争吵时,不要急,慢下来,多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跟随自己的节奏,才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从而做出影响自己决策的事情。“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声“谁怕”不仅是说给外人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当没有人看好你的时候,你就是自己最忠实的信徒。一个首先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又有谁还会相信你呢?所以“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是整首词的最强音,也是苏轼后半生的写照。我们在上一首《卜算子》那里看到的第一个命题,世界本就是不圆满的,我们到底应该如何与人生的风雨共处?在这里苏轼交上了他的第一个答案。我无意阻止风雨,风雨要来那我便一身蓑衣迎接,任凭风吹雨打照样度我此生,这个时候苏轼不再是那个命运打我我就要打回去的人,他心里萌生出了一种更稳固、更强大、更具生命力的力量。这种力量具体是什么,往下看看他怎么写。“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原来刚才是借着醉意发表的豪言壮语,那真的是他真正的觉悟吗?
谁都有上头的时候,苏轼也不例外,他坦诚地把这个写了出来,但是他更为难得的是他继续将这个事情往下推进,此刻,雨过天晴,暖阳再现,一切拨云见日,氛围从刚才那种不屑一顾的豪气之中回归到了冷静平和。这个时候苏轼开始了真正的思考,“回首向来萧瑟处”,还记得《卜算子》里的第一次回头吗?那一次他回头看到了不甘和遗憾,有了前“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反抗,而这次回头,他丰富了这个动作的场景,回头去看来时路,他管那叫萧瑟处,萧瑟是形容风吹雨打声。酒醒之后它归于平和,重新去审视,刚才那绝非上头之后的豪言壮语,风雨是切切实实的来过并且他还会不断的再来。那些噪音、伤害、背叛、失去以及各种无法预料的人生变故,也同样会如风雨不绝,所以这次的回头他不再只看到了自己,而是看到了真真切切的人生。将“我”放在整个世界之中,我到底应该如何自处,答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至此苏轼达到了第二重境界,换一个视角看,也许人生不是奔前程而是一场归途,此刻的悲喜放在整个生命脉络之中仅是一瞬间的得失,我们之所以太执着正是因为过于在意当下的一分一毫,而缺少更加广阔的生命视野。得也好,失也好,悲也好,喜也好,下雨也好,晴天也好,世界本就是如此转换的,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改变,那么我们还何必耿耿于怀呢,真正困住我们的不是那场风雨,而是迟迟不愿意走进风雨的我们。从此那个京城才子苏轼真正蜕变成了天下豪杰苏东坡,开启了完全不同的生命轨迹。而这一切仅仅只是个开始,接下来他还将继续探索自己的生命广度和深度。
而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他的第三重境界又是什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