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小人物,我们都会经历妥协。
但是,妥协不是失败。回首我的前四十多年,就是一个由妥协铺就的人生。大部分人出生都没有含着金汤匙,我也没有。第一次妥协,是我放弃中考,选择去考师范美术专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家有五口人,养家的重任都压在父亲身上。家里承担不了我高中的学费,我只能面对现实,去考了师范美术专业。因为师范毕业生可以包分配,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我没有参加过高考,没有读过大学,我从未后悔过,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最好的选择,只有当时环境下的最优选择。
我的爱情,也是妥协的结晶。
我老婆当时绝对猜不到我有今天,当初她不顾岳母的反对,糊里糊涂地和北漂的我在出租房里结了婚。我的幸福婚姻,是岳母妥协后的果实。
我的家,在妥协中扎根。结婚后买不起北京的房,我到四十岁终于买了房,在距离公司50 公里外的河北廊坊。在大多数人眼里,我这算是北漂失败了。我老婆安慰我,中午上班,深夜下班,一路都是走高速公路,路上还不堵车呢,每天多开100公里而已。这样,我每天上午在家陪老婆、孩子,中午去公司,路程虽远,但我和老婆、孩子的关系更亲密了。做广告,也需要妥协的智慧。我和合伙人BOBO,一度被人称“电梯广告之王”。
事实上,我们的作品连续九年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我们拍了很多令业内人士赞叹的广告,一度是传统广告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很多人夸我们策划大胆、创意卓越,而最近几年的评价是“创造了很多争议”,但是我们更加明自做广告要向效果妥协,向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妥协。央视有效,就向央视妥协;电梯有效,就向电梯妥协;流媒体有效,就必须向流媒体妥协。
不仅我们在妥协,我们的客户也在妥协。
每届足球世界杯的举办,都是诞生著名品牌的机会。我的一个客户BOSS直聘,赶上了当年世界杯广告赞助的末班车。按照大品牌不差钱的逻辑,一下砸20亿结束战斗多好。事实是我们只能妥协,购买一些大品牌看不上的零碎时段。预算不够,投放量也不够,那么怎样让别人看到我们呢?怎么在这个舞台上获得存在感呢?
我们写出了一句非常经典的广告语:“找工作,我要和老板谈。”这句话说出了年轻一代的心声,用年轻人的共鸣和全媒体讨论实现了社交裂变,数十倍地放大了广告投放效果。在巨人林立的世界杯赞助商中,我们帮助客户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很多年过去了,除了这支广告,你们还记得其他招聘广告吗?
没钱不等于没有条件,预算太足,条件太好,往往做不出伟大的作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