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高考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00:00
11:43
新高考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人与人平等互助,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产品平均分配,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原始社会的体现
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是土地开始变为私有财产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全部产品,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主要矛盾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迈入文明的门槛指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地主阶级,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主要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陷入生活混乱。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实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空想社会主义的不足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的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思想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诞生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唯物史观的内容: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的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中国近代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地主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资本主义行不通的原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为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他们绝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①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②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取得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①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是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②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①从国家性质看(结束过去):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结束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从革命任务看(成就未来):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从世界角度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意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结合,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是“中特社”第三次飞跃是“习新特”)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②国家积累了利用性质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他们的初步社会主义改造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趋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党的八大的地位与贡献: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做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探索时期取得的成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人民的精神面貌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
改革开放的决策: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路线是以经济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组织路线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改革开放的历程:起步阶段(1978-1992)对内:1978农村改革率先突破,1984年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
对外:1980设经济特区,1984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8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开放上海浦东,1992开放沿长江及内陆延边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进入新阶段(1992-2012) 全面深化阶段:十八大以后(2012年)
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对内:1992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2001年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
改革开放的意义:①四貌三飞跃: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引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②一个姿态: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③一宝一路两招: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实践和理论主题:“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特社”理论体系,确立了“中特社”制度,发展了“中特社”文化
中特道路的内容: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③五位一体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⑤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特理论体系的内容: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八大以来,我们党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用: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特制度的优势:是根本制度保障
中特文化的形成和作用: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荣承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特道路制度,文化,理论的关系:道路是必由之路,制度是根本保障,理论体系是正确理论,文化是强大精神力量,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进入新时代的时间:2012年
进入新时代的意义: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变: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Shuting学习分享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人与人平等互助,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产品平均分配,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原始社会的体现 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是土地开始变为私有财产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全部产品,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主要矛盾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迈入文明的门槛指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地主阶级,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