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志愿军9兵团3个军正面对抗美军精锐的第10军,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东线“联合国军”由海路仓皇撤退,美军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毛主席后来对这场战役的评价是“9兵团...在极困难条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而在这背后,9兵团的战士们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
而且从最终的战果来看,并不能让志愿军上下完全满意,因为原本可能创造更大的战果,但因为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得最终结果留有遗憾。
首先就是9兵团对于朝鲜极寒天气的准备不足,导致非战斗减员的战士很多,对最终的战局走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9兵团御寒衣服装备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开始9兵团便被定为第二批入朝参战的部队,但最初9兵团是作为战略预备队,并没有要求立即入朝。
因为朝鲜战场局势的快速变化,短时间之内9兵团的任务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从预备队变成“立刻入朝”。
新中国刚刚成立,原本一切就百废待兴,在如此短的时间,部队任务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后勤部门无法及时或全部跟上。
9兵团在入朝之前集结于东南沿海,9兵团大部分都是来自华东和华南地区,相对于东北或是朝鲜来说,9兵团大部分都是南方人。
9兵团的指战员们更加适应南方和沿海地区的气候,他们对朝鲜的严寒没有什么概念,更不会想到自己即将面对的是朝鲜几十年一遇的极端严寒天气。这一点可以从宋时轮给上级的一封电报中可见一斑:
“装具补充我们当全力满足需要,目前该兵团冬衣悉按江南气候缝制,恐不耐寒。寒区气候我们亦无经验体会,不知该如何缝制才合标准。”
从这封电报里可以看到,9兵团对朝鲜的寒冬没有体会,不知道怎样的棉衣才能适应该地的气候。而战士们现有的棉衣则是按照江南冬天情况来制作。
而对极寒天气认知的不足,导致有些干部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26军60师入朝前就把东北补充的600多件棉大衣给留在了国内。
另一方面志愿军的后勤能力的严重不足。
当时东北军区曾经计算过,志愿军单单食品供应就要1500台汽车,而当时志愿军全军汽车总数只有不到一半。10月刚入朝的时候,志愿军汽车总共有735辆。
而就是这735辆汽车,在美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到11月2日,就损失了315辆。
而且当时新中国缺乏汽车自制生产能力,从苏联订购的汽车又一时无法到位。有限的运力必须优先用来保证弹药和粮食的供应。
这样即使御寒装备有了,但也无法及时发到前线战士手中。
因为朝鲜战场局势快速变化,9兵团比原定的时间提前入朝。而冬装后勤能力没有跟上这一变化,9兵团对极寒天气认知不足,加上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相对落后的后勤体系无法充分满足冬装运输要求,多方面原因最终导致了9兵团在长津湖战斗中面临的缺少御寒装备的问题,这是当时我国落后的工业体系所造成的,无法也不能归咎于某个个人或单位。
除掉极端天气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当时9兵团的作战部署上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9兵团隶属于第三野战军。是一支久经战火的英雄部队。入朝前,9兵团下辖20、26、27军三个军。
20军是从原来在福建打了三年游击战的红军游击队一路演变而来,在整个9兵团里都是资历最老的,20军在9兵团内部以善于打纵深穿插而闻名;26军前身则是抗战时期鲁中军区部队,防守是他们的强项;而27军则是由抗战时期胶东军区部队发展而来,擅长打攻坚战。
当时9兵团的司令员宋时轮,黄埔五期毕业,战功赫赫,参加过长征,打过日本人,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把国民党反动派打得落花流水。宋时轮的副手陶勇有着“拼命三郎”的称号,渡江战役时炮击英国海军“紫石英”号就是陶勇指挥的。下面三个军长也都是征战多年的悍将。
长津湖一战中,宋时轮对26军的使用在战后受到了诸多诟病。
9兵团入朝前,毛主席曾对宋时轮要求作战时要集中兵力,“利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突然性全歼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伪军师”。
但是实战之中,宋时轮还是低估了美军陆战战1师的实力以及美国空中支援和其他支援武器在战场上的火力。
把美军当成了国民党军队,分散了兵力,准备在三个分战场上同时打包围歼灭战。
当毛主席得知他准备用四个师围美军陆战第一师的两个团时,迅速致电前线,提醒:兵力“似乎还不够,应有一个至两个师作预备队”。
同时要求宋时轮加紧调派26军压近前线,随时投入战斗。
但宋时轮还是把26军当做预备队,放在远离战场的地方。
后来分析宋时轮这样的部署,一是对敌人的战斗力估计不足;二是因为26军和另外两个军相比,战斗力差一些。
实际上长津湖打响后,20军和27军连日奋战,损失惨重。、
在战局的关键时刻,宋时轮要求26军一天之内要到达45到70公里外的指定攻击位置。
当时长津湖是零下40°的严寒,26军又远离指定地点,要想靠步行在短时间内抵达战场,难度是相当大。
毕竟志愿军战士们都是血肉之躯,人体是有极限的。
历史上,26军军长张仁初、政委李耀文商议后,请求延后一天。宋时轮同意了,不过他再次重申,一定要在4日晚7点准时发起进攻。
26军下的76师、77师、88师马上出发,马不停蹄地赶往预定地点。
但是天气恶劣,结果77和88师出了不少状况。
77师原本距离下碣隅里最近,但是因为迷路反而走了不少冤枉路;而88师因为部队疲劳,原地休息了15个小时,没有按照要求抵达阵地。
结果88师出发路上还遭到美军空军猛烈轰炸,其中88师262团损失惨重只剩750人。
副师长王海山在战斗中惊慌失措,无法有效指挥部队。
结果到了预定时间,26军大部分都没有抵达指定地点。
12月5日晨,77师只有一个团赶到,88师有两个团还差20多公里,26军兵力不足,进攻时间只能再往后延了一天。
12月5日早上,77师只有一个团赶到,88师有两个团也还相距20多公里,兵力仍是严重不足,进攻时间只好再往后延了一天。
26军军长张仁初尽管根据实情制定新的作战计划,但是前面挖的坑太大了。
而且88师在在白岩里遭到轰炸,师长吴大林的吉普车被炸毁、警卫员和司机都牺牲,受伤后的吴大林脱离指挥,导致整个师留在白岩里一带宿营,未能抵达作战地点。
结果是非常遗憾的。
美第7陆战团2营在6日凌晨选择突围、猛攻76师228团的阵地。由于本该接防的88师没及时赶到,228团阵地在下午被敌人突破。
而7号清晨88师才抵达,但这个时候敌人主力已经大部分逃脱了。
战后,围绕26军的问题,9兵团上下都开了不少会。
宋时轮非常恼火,严肃批评了26军,激动之下还说出要把26军的番号给撤掉。
这下26军军长张仁初不干了,自己部队打得不好他承认,但是撤掉番号这么严重的处理他不服气。
他直接反驳宋时轮:
你说我们26军打得不好可以,那你有没有指挥错误的地方?谁把预备队放在二百里地开外?谁命令抛弃火炮?你不检查自己的指挥,还撤销26军的番号,26军番号是毛主席定的,你没资格撤销。
后来在旁人劝说之下,两个人的气才暂时消掉了。
最后处理结果是88师吴大林、政委龚杰都因“畏战怯战”被撤职,很快调回国内;
副师长王海山的罪名是“放弃指挥”,本来要被枪毙,经人求情改为撤职;
其他还有200名干部视情况给予撤职、记大过或警告,88师番号也在战后被取消。
88师临阵脱逃的一名营长和教导员被枪毙
当然宋时轮也在第一时间向上级做了检讨
“这次作战打得很不好,不仅未能全歼美陆战1师及第7师,反遭巨大减员,严重缩小战力。”
如果当时的计划再详细一点再周全一些,或许历史就会改变了。
全文完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