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250】✨三智一心中得✨先生曰: “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

【246~250】✨三智一心中得✨先生曰: “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

00:00
08:30
三智一心中得【246】先生曰: “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传习录•黄修易录》。阳明先生说:“朋友间一起辩论学问,就算同学暴露出浅近粗疏的地方,如果有的人想借此显才扬己,那就是私心作怪。我们只要对症下药,对其浅近粗疏处稍加讲解、引导即可,不能因此而怀有看不起同学的心思。那样的话,就不是君子与人为善的心了。”孟子名言:“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
三智一心中得【247】《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谓人心尚有所涉,惟天不容伪耳。——《传习录下•黄修易录》。易与天地准!《易》是人与天沟通的学问,而人之本心秉承天命,因此易学实质上是心学,一心至诚,便得神明。《易》是以天之纯,去人心之侥幸。人或许会心存侥幸,欺骗自己,纵容自己的私欲妄念,但是天不会有丝毫的含糊,天是一个公正的大法官,凡是不遵循天理的,都会受到惩罚。如果人心至诚,私欲一起,妄念一动,自己便知不可,何须问天。所以说,至诚如神。
三智一心中得【248】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著。《传习录•黄曾省录》。做事没有规定要怎么做,也没有规定不要怎么做,只要做给合理恰当。语见《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三智一心中得【249】先生曰:“岂特三百篇?六经只此一言,便可该贯,以至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话。‘思无邪’一言,也可该贯。此外便有何说?此是一了百当的功夫。”
《传习录.黄省曾录》。有人问:“《论语》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思无邪一句话真的就能概括《诗经》三百篇的义理吗?”阳明先生说:“何止是《诗经》三百篇,整个六经用这一句话都能概括贯通,甚至古往今来的一切圣贤的言论,一句‘思无邪’,也能概括贯通。除此另外还有什么可讲的?这是一了百当的功夫。”
三智一心中得【250】“‘率性之谓道’,便是‘道心’。但着些人的意思在,便是‘人心’。‘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依着‘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传习录•黄省曾录》。阳明先生说:“‘率性之谓道’,便是‘道心’。但有人的私意掺杂在其中的话,便是‘人心’了。‘道心’是无声无臭的,因此形容为‘微’。如果依着‘人心’去行事,就会很不安稳,因此说‘人心惟危’。”人能秉承天性而行就是道,秉承天性之心就是“道心”,但是道心无声无臭,而人的私意太多,常常遮蔽道心,因此道心幽微,人不容易察觉。那么如何才能恢复道心呢?就是把那些危险的私意去除,道心就显现出来了。道心好比是路,私意好比是杂草,杂草多了,就看不见路了,除掉杂草,路就显现出来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