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刚刚过去。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报名交费考生达31.78万人,同比增长45.12%。多地考生人数创新高,跨行业考生和高学历、外语类考生不断增加。
导游证考试爆火的背后,传递了哪些信息?新京报记者对话中国旅行社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旅行社协会导游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桂珍。
导游从业人员分布不均,外语导游仍然欠缺
新京报:导游资格考试升温的原因是什么?
孙桂珍:导游证报考热度显著上升,且外语类报考人数剧增,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旅游常态化、国内游转型、出入境游拓展,带来导游需求大增,其广阔前景吸引众人欲在旅游业一展身手。例如,黑龙江、山西、新疆的导游证报考人数增幅较大,均超过80%,这与今年以来哈尔滨冰雪旅游、游戏《黑神话:悟空》、影视剧《我的阿勒泰》爆火出圈,旅游团队和散客数量激增,对导游的需求大幅增加等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外语类导游方面,国际旅游交流频繁促使出入境游市场扩大,对外语导游的需求水涨船高。此外,因掌握外语可以在就业市场斩获更优薪资与机遇,一些有语言专长或期望提升竞争力的人纷纷投身报考。
政策层面,党中央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政府力推旅游为支柱产业,相关鼓励政策纷纷出台,极大提升了导游工作的职业认同感,许多人受此感召加入报考行列。
从行业发展来看,文旅融合赋予旅游业新的内涵与空间,吸引跨领域的有志者报考。导游职业自身魅力亦不可小觑,其灵活性与自由度契合现代人对工作生活平衡的追求,加之旅游博主、网红导游兴起,提升了职业认可度与吸引力,尤其激发年轻人向往。此外,各地文旅活动不断,短视频直播平台上网红导游的示范,均让导游职业更受关注,点燃了更多人报考的热情。
新京报:文旅产业日益发展下,还存在导游数量缺口吗?
孙桂珍:在旅游旺季和热门旅游目的地,导游供不应求,新兴旅游线路和小众旅游目的地也面临导游人才短缺的问题。但在部分地区或旅游淡季,可能出现导游相对过剩的情况。整体而言,导游从业人员分布不均衡,存在局部性缺口。
特别是在大力发展出入境旅游的背景下,对外语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的需求增加。目前全国约有66万持证导游,中文导游占比约91.6%,外语导游占比约8.4%,存在外语类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欠缺的问题。
此外,现有外语导游年龄结构已显现“断层”趋势。这不仅导致外语导游薪资不断攀升,一些热门小语种导游日薪可达数千元,增加了旅游产品成本,而且由于年轻力量补充不足,外语导游队伍稳定性差,难以持续为游客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服务,影响整个出入境旅游服务品质的稳定性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借此机会,我们也呼吁各地文旅部门在组织导游考试的过程中,加大对外语导游的培养力度,扩大外语导游队伍,同时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导游提升外语水平与业务能力,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对小语种导游给予补贴或奖励等措施。
持证导游多一线导游少,建议改善职业环境待遇
新京报:除了大学生,也有大量社会人员报考导游证,这对从业门槛及旅游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
孙桂珍:大量人员报考可能促使相关部门完善准入标准和考核机制,提升门槛。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提高导游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行业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还可以促使旅游企业注重导游人才培养和储备,让游客享受更高品质的导游服务。
但是从当前导游行业呈现出导游持证人员众多,而一年内有带团记录的活跃导游占比偏低,大量持证导游并未真正从业的状况来看,持证导游队伍扩大且进入门槛提高的积极作用需要多久才能显现,还有待观察。
新京报:你刚刚提到,持证导游众多,而活跃导游偏少,这是为什么?
孙桂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就业选择多样性来看,现代社会就业机会丰富,新兴行业蓬勃发展,如新媒体等领域以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吸引了不少持有导游证的人员投身其中。同时,部分人考取导游证仅仅是为了拓展知识技能储备,自身有着强烈的自主创业意愿,倾向于在旅游周边产品开发、旅游线路规划等关联领域开辟事业版图,而非从事导游一线服务工作。
导游工作自身的特殊性也是重要原因,其工作强度极大,且存在不规律性。此外,导游收入构成中,基本工资低,带团补贴受淡旺季、团队规模与性质等影响而起伏不定。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部分持证人员不愿长期坚守导游岗位。
因此,我们也呼吁各地文旅主管部门在改善职业环境待遇方面,除了要强化市场监管力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还应大力推动导游薪酬制度改革,引导企业设定合理薪酬标准,帮助导游群体完善社保体系,同时出台政策鼓励导游多元创业就业,并给予扶持与培训。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