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是叙利亚摆脱法国殖民统治的第8年,但政坛依旧隔三差五闹政变,因此并不太平。其实不止叙利亚,这期间,整个阿拉伯世界都不算安宁。同在1954年,纳赛尔正式当选埃及总统,大阿拉伯主义的狂热到达了顶点。此后,他领导埃及和一众阿拉伯国家,与宿敌以色列死磕,不过均以失败告终。
尤其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更是输得一塌糊涂:埃及丢失西奈半岛,叙利亚则没了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以及加沙皆落入以色列之手。一向骄傲的“非洲雄狮”纳赛尔,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1970年9月28日,年仅52岁就积劳成疾、含恨而终,“大阿拉伯主义”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更麻烦的,随着这次失败而来的,是本就不算团结的阿拉伯国家,陷入分裂乃至大打出手。其中,将近40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流落至约旦、黎巴嫩等周边国家。1970年,巴解组织以约旦为基地,继续对以色列发起游击战,结果,惨遭猛烈报复,顺带的,他们所在的约旦,也被炮火吞没。
无辜的约旦国王侯赛因·伊本·塔拉勒,自然不乐意,想把巴解赶走。巴解则赖着不走,在难民营周围建“国中国”,主张和谈的约旦国王,被他们攻击为“帝国主义走狗”,就连纳赛尔也被骂成“叛徒”。
更过分的,是1970年9月6月,巴解中的激进派、哈巴什创办的“人阵”,打不赢就玩起了恐怖主义那一套,劫持了英德瑞3架飞机,扣留了机上300余民西方乘客。劫持中,飞机迫降约旦机场时发生大爆炸。9月12日,又有三架飞机被炸毁于沙漠。开罗机场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班机也被炸毁。
结果,1970年9月开始,约旦和巴解爆发激烈的流血冲突,将近一半的巴解组织成员被打死,还造成数万巴勒斯坦难民死亡,史称“黑色九月事件”——后来“黑色九月”,也成为一个新的从巴解分裂出来的恐怖主义组织的名字,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策划杀死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和教练。
——纳赛尔,正是在一次调节约旦与巴解矛盾的会议后,多日没合眼,郁郁而终的。
这场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失败,也波及到了叙利亚的执政党,内部开始相互指责,一方是主导文官政府的总统贾迪德,一方是掌管军队的国防部长阿萨德。尤其是丢了戈兰高地后,国内民怨四起,贾迪德一口咬定:“主要责任在军方,阿萨德需要站出来谢罪。”
阿萨德,因此差点被开除出最高决策层。但有意思的是,早年,阿萨德和贾迪德也算出生入死的兄弟,有一次军官哗变,贾迪德被扣押,差点遭处决,是阿萨德调来装甲部队,将他拯救出来。没想到,贾迪德恩将仇报,这让阿萨德既恐慌又心寒。
心有余悸的阿萨德,高度紧张起来,开始疯狂地往军队安插亲信。比如1969年,他撤了不忠于自己的国安局局长朱迪的职位,理由是,朱迪涉嫌暗杀自己。朱迪当然不从,声称对抗到底。可阿萨德更强硬,调来坦克,并放话:你不从,我就把你轰成烂泥。最终,朱迪被逼得悲愤自尽。
1970年,巴解与约旦冲突之际,贾迪德总统下令,派部队支援巴解,但掌握军队的阿萨德却强势回应,“我不同意”。贾气得脸色发紫,于是这年11月,趁着开大会,他再次逼着阿萨德下台。羽翼已经丰满的阿萨德,这次不再客气了,派出军队包围党政机关大楼,把贾迪德扔进了大马士革梅泽监狱,一直关到1998年老死为止。
阿萨德将这场政变美其名曰“纠正运动”。自此,叙利亚进入阿萨德时代。
1930年10月,阿萨德出生于叙利亚拉塔基亚省一个农民家庭,属于穆斯林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阿拉维派是叙一个非常小的分支,大约占叙人口的12%,其余80%都属于逊尼派,自10世纪以来,一直被视为穆斯林中的异端,逊尼派长老说,他们是“比犹太人还要恶劣的异教徒”。
所以过去,阿拉维派的地位非常卑微,饱受歧视和欺凌,没有土地,世世代代为奴为婢。一战后,翻身的机会终于来了。当时法国为更好地殖民叙利亚,不仅把黎巴嫩分裂出去,还打造出一个“阿拉维自治邦”。
另外,法国人还大量启用本地人组建军队,但逊尼派从来不屑于参军,尤其不愿意为殖民者卖命,但阿拉维派不一样,他们身份低微,参军反倒是个机会,所以法国人组建的八个营,有三个营都是阿拉维营。1946年叙利亚独立后,等逊尼派醒过味来,已为时已晚,叙国军队首领,基本都已被阿拉维派把持。
阿萨德16岁那年,加入了鼓吹大阿拉伯主义的复兴社会党,该党曾扩散至多个国家,后来统治伊拉克多年的萨达姆,就属于该党。
阿萨德一开始本来想去学医的,但家里穷,学费贵,才选择去免学费的霍姆斯空军学院,因表现优异,被选去埃及学习驾驶苏米格-17,并一步步摸爬滚打,利用当时叙利亚频繁的政变,于1966年坐到叙利亚国防部长的位置,1970年推翻贾迪德后登顶。
阿萨德登顶后,开启了漫长的独裁统治。下一期,我们就聊聊阿萨德的残酷统治。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