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乱局之源(2)

中东乱局之源(2)

00:00
15:37
中东乱局之源(2)

原创 碧宇幽兰
建筑历史与人文

2024年10月17日



如果上帝死了,那一定是为了解决阿以冲突而累死的。

1898年,马克·吐温在《哈波斯杂志》上写到:“俄国制定了驱赶犹太人的法律,西班牙在400年前决定驱逐犹太人,几个世纪后奥地利做出同样的决定。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欧洲几乎在每个时代......都限制犹太人的活动。

犹太人被禁止从事一个又一个行业,到最后几乎无事可做。犹太人不能务农,不能当律师,不能为非犹太人行医治病,不能从事手工业。甚至连高等学府都不得不对这个可怕的对手紧闭大门。”

但马克·吐温提到,有位犹太人提出一个策略,能让犹太人告别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迎接更美好的未来。“你们听说过西奥多·赫茨尔的计划吗?他想让全世界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政府。当然,我认为他们会保留苏丹对巴勒斯坦的宗主权。在去年举行的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上......世界各地的犹太代表团齐聚一堂,这个方案得到一致通过。”

马克·吐温的语气表明,他赞赏犹太人取得的成就,同情他们目前在欧洲的遭遇,甚至多少理解他们在巴勒斯坦重新建国的愿望。

但他也表达了顾虑:

“我不是苏丹,我也不是要反对;但如果把全世界最狡猾的大脑集中到这里建立一个自由国家.....我认为最好还是阻止他们。让这个种族发现自己的力量可不是件好事。别让赛马知道自己的力量,否则我们再也没法骑了。”

马克·吐温大概想不到自己是多么有先见之明。这篇文章在《阿波斯杂志》发表50年后,以色列建国。这在很多方面都算得上有史以来最非凡的人类故事之一。

我们很难找到另一个民族在经历如此多苦难后,能够用短短几十年取得如此成就,达到如此高度。过去一百年发生在以色列的事情有时听起来像神话,但都是真实的。

以色列的故事,

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民族一千多年来坚持梦想的故事,

是一个在深渊边缘徘徊的民族最终实现救赎的故事,

是一个国家创造奇迹、开创未来的故事。

公元70年,犹太人被罗马人驱逐出犹地亚,两千年来,他们一直梦想回到这片祖先的土地。在每日的礼拜仪式上,他们总是时时提及耶路撒冷,请求上帝准许他们回到锡安。不管在哪里祷告,他们都会面向耶路撒冷。逾越节晚餐仪式的末尾,他们会一起说“明年耶路撒冷见”。离开锡安是迫不得已,他们相信总有一天能重回故地。

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俄国人怒而屠杀犹太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

1897年,第一次全世界犹太人大会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由西奥多·赫茨尔当选主席,开始从事犹太复国主义,准备复国,建国的地点选定在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拉拢美国参战,英国外交部长阿瑟·贝尔福于1917年发表了《贝尔福宣言》,支援犹太人复国,由于美国本土有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美国总统威尔逊表示支持《贝尔福宣言》,战争结束后,英国顺利接管奥斯曼帝国,有大量的犹太人,尤其是东欧的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

一战前后,英国人在中东玩“太极”,同时耍弄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既没有满足的许诺给汉志国王侯赛因·伊本·阿里条件,也背弃了犹太人,将巴勒斯坦自己托管。

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

一战之后英国在中东获得最大利益,英国掌握了东亚中亚和西亚的贸易大通道,依据它的殖民地串起了东西方的贸易网络。这一条国际贸易大通道的最关键的部分是苏伊士运河,它是连接欧亚的重要枢纽,所以英国绝不会容许别人染指巴勒斯坦的利益。

所以阿拉伯人认为英国人背信弃义,自大而傲慢,可能所有霸权国家大概都是这样的。另一方面英国人跟犹太人对之前发布的《贝尔福宣言》答应过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national home(民族家园),英国人在这个词上混淆了概念,允许在巴勒斯坦有犹太人的家园,而不是建国。犹太人虽然愤怒却也无可奈何,但至少英国人允许犹太人移民,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园了。

1930年代纳粹迫害犹太人时,移民更是激增。大量的移民潮,对当地阿拉伯人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的冲击,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开始出现流血暴力冲突。

1936年4月15日,阿拉伯人在图尔卡姆(今天约旦河西岸,内塔尼亚以东)附近对3名犹太司机开枪,一人当场死亡,另一人5天后抢救无效死亡,只有一人活了下来。2天后,一群来自极端团伙的犹太人在佩塔提克瓦开枪杀害两名生活在棚屋的阿拉伯人。

当天,在上述那名犹太受害者葬礼举办的同时,犹太人举行了反对阿拉伯人和英国人的抗议活动。在这过程中,一名阿拉伯人和一名保护他的警官遭殴打,一些犹太人还袭击了给人刷皮鞋的阿拉伯男孩和小商贩。

阿拉伯人展开了反击,4月19日,一些失业农民和流动工人冲入雅法城,杀害了9名犹太人,几千名犹太人逃到特拉维夫。

阿拉伯社团采用暴力手段限制犹太移民和伊休夫(犹太工人总工会)的发展。在起义过程中,暴力活动接连不断,阿拉伯人烧掉了犹太人开发的农田和栽种的果园,摧毁了犹太人的商店,还袭击了不少私人住宅。

为了破坏伊休夫的经济,阿拉伯社团举行了罢工,但适得其反,犹太商店和工厂趁机填补了真空,阿拉伯人的罢工反而无意中促进了伊休夫犹太经济的发展。

虽然经济可能有所发展,但伊休夫对于阿拉伯人持续的暴力运动深感担忧。以前认为可以和阿拉伯人和平相处的犹太人现在疑虑丛生。为了表明犹太人不会放弃建国的梦想,伊休夫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更多的村庄。

阿拉伯人的起义没有打击到犹太人的士气,阿拉伯人转而利用这一机会向英国人提出要求。双方在耶路撒冷谈判,阿拉伯人要求英国政府彻底禁止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禁止土地买卖,呼吁建立阿拉伯人占多数的政府,即使在谈判期间,暴力活动还在继续。

阿拉伯起义也针对英国人。一开始,英国人对阿拉伯人的暴力活动无情镇压。他们追捕穆夫提,将雅法部分地区夷为平地。但经过谈判,他们改变了策略,为了避免暴力活动继续,让这片动荡的地区恢复平静,英国人开始安抚阿拉伯人,转而调整政策。

1936年中期,他们建议下半年犹太移民的数量限制为4500人。前一年,也就是1935年,有6.1万名犹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英国人提出每年上限为9000人,这相当于减少了85%的犹太移民。但令人惊讶的是,阿拉伯人竟然拒绝了这个建议,坚决要求没有任何移民进入。

暴力仍在继续。英国政府希望暴力活动能够自我平息,不愿意损害英国和阿拉伯之间的关系,故而采取了克制政策,但这一政策完全失败了。起义爆发6个月后,200名阿拉伯人、80名犹太人和28名英国人遇难,英国人不得不采取补救措施。

首先,英国向巴勒斯坦增兵,向犹太人提供武器用于自卫,实行宵禁,安排夜间巡逻。他们知道单靠这些短期措施还不够,为了探索长期解决方案,英国政府成立巴勒斯坦皇家委员会,调查巴勒斯坦局势,提出解决方案。

委员会主席皮尔提出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他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提议的人。报告建议,犹太人获得从北部哈尼卡拉到南部布尔图维亚的滨海平原、加利利地区、耶斯列谷地和约旦河谷底,除了耶路撒冷和伯利恒仍然由委任统治政府控制,剩下的区域都归阿拉伯人。这一方案让巴勒斯坦成立的阿拉伯国和外约旦连在一起。

委员会还呼吁这两个地区的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进行人口转移。从而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社团分离。许多年后,人口转移仍然是该地区域极具争议的问题。

委员会划给犹太人的土地比犹太复国主义者预计的少,犹太人认为英国人背弃了他们。但犹太人还是接受了皮尔的建议,这总归还是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土地了吧,但是阿拉伯人断然拒绝。为了反对皮尔,阿拉伯人又掀起了一轮针对犹太人和英国人的暴力潮,这几乎已经成为他们的固定模式。

这一次的受害者包括英国官员刘易斯安德鲁斯,他当时负责安排皮尔委员会在巴勒斯坦的所有行程,这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支持者在9月26日前往教堂的路上被枪杀。

到1937年10月中旬,暴力活动比一年前更为猛烈。居民区、公交车、犹太平民、英国巡逻队都成为袭击对象。利达的新机场被焚烧,石油管道遭破坏。大部分公共交通中断了,由于道路两旁埋有地雷和炸弹,英国禁止人们夜间出行。英国人还增派驻军,对暴力行动的参与者处以死刑,后来他们经常使用死刑这一手段,但这些措施都未能收到明显效果。

巴勒斯坦日益陷入战争。

(未完待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