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见人、见物、见生活
贵州大山中,“用针当笔、用线为墨”的苗绣被发掘出越来越多的“时尚因子”,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泉州小渔村里,传承了数百年的蟳埔女“簪花围”令游客慕名前来,在寓意吉祥如意的鲜花中感受独特的闽南韵味;“黄风岭,八百里……”出圈海外的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里,一段苍凉的陕北说书推动着游戏情节发展,让玩家直呼“越听越上头”……
非遗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精神内涵和文化记忆,也在和现代生活的连接中闪耀着时代光彩。
非遗源自生活实践,只有扎根生活沃土才能生生不息。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生存困境,诸如传承人青黄不接、技艺失传、传播范围有限等问题困扰着传承人。难道古老的技艺与现代生活方式格格不入、难以相融?答案是否定的。传统与现代并非截然对立,找到二者之间的连接点,经过巧妙转化,古老的非遗依然可以焕发光彩。
如何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键要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
守护初心,传承匠心。85岁的江苏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振兴,从事蓝印花布技艺已经有60余年。传承技艺的同时他不断精益求精,“我们的每一匹布、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标准。”一块块色泽鲜艳的蓝印花布,是他一辈子的不懈追求;“三分刻,七分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淑英创作的河北蔚县剪纸作品《千里江山图》,创造性运用多种点染技法,让参观者发出“这简直是刺绣”的赞叹;侯氏社火脸谱代表性传承人侯志新、李小兰夫妇让非遗走进校园,一堂堂讲给小朋友、大学生的非遗公开课,让年轻一代通过亲手绘制,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感受非遗生活……
在非遗的故事里,既有“择一事终一生”的传承人,也有一代代薪火相传、推陈出新的非遗技艺,更有每一个传承背后独属于中国人的生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并非只是为某一种技艺、生活方式留影、留痕,更是为当代和未来留下一个民族的根脉。
非遗是活态的文化,更需要活态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目前,全国有1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徽州文化、热贡文化、闽南文化、铜鼓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区让非遗与乡土生态、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物候人文有机融合,推动着非遗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在乡村,“非遗+”让越来越多古村古镇、传统村落出圈出彩,1721个县设立了9100余家非遗工坊,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在互联网平台,非遗传播越来越“潮”。不少非遗传承人的入驻,让小众非遗走向大众,让坚守更有奔头。“扎染让我把天空穿在了身上”“被蜀绣双面绣惊艳到了”,关于非遗的热点话题登上热搜。传统与现代的连接,让非遗被频频激活。
非遗本就源于生活,在人们的世代相传中,在一方水土的浸润中不断传承、生长。让非遗回归生活,原汁原味、完完整整地传承下去,让非遗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涵养出更加深沉的文化自信。这样的非遗,定会更美。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