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在中国气象局12月例行发布会上了解到,11月我国平均气温创历史同期新高,但11月下旬的一场寒潮,导致气温显著下降,与前期冷暖对比鲜明。在近几月偏暖的气温条件下,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入冬时间比常年偏晚,部分地区偏晚20天以上。
1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5.1℃,较常年同期偏高1.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月内有3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次数较常年同期偏少1.3次。不过,11月的冷空气“少而猛”,其中,16日-18日和23日-27日出现了全国型强冷空气过程,多地气温普遍下降12℃-16℃。
尽管11月全国平均气温创新高,但月内气温波动较大。具体来看,上旬和中旬的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高2℃以上,下旬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显著下降,除东北、内蒙古中东部和华北等地外,其余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
受强冷空气影响,11月下旬我国经历了寒潮,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风、雨雪天气。
在前期偏暖的背景下,为何突然出现大范围的大风、降温、雨雪?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11月下旬,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发生显著变化,乌拉尔山附近高压脊增强,引导高纬度的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了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并深入到华南等地,形成一次全国型强冷空气过程,导致我国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同时西北太平洋和孟加拉湾地区水汽输送增强,造成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出现大范围雨雪过程。
记者查询气象资料后发现,9月、11月全国平均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10月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第5高。持续偏高的气温,使今年我国多地入冬时间偏晚。
目前,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均已入冬,其中9月-10月东北、华北北部和西部、内蒙古、西北地区中部和西部、新疆北部、西藏南部及四川西部等地入冬;进入11月,华北中南部地区、华东北部、华中北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相继入冬。
与常年相比,今年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入冬时间偏晚1-10天,华北南部、华东和华中北部入冬时间偏晚10-20天,部分地区偏晚20天以上。
预计12月份,除东北大部、华东南部、华南中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我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