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乘⼤集地藏⼗轮经》〈⼗轮品第三〉梦参⽼和尚主讲

310《⼤乘⼤集地藏⼗轮经》〈⼗轮品第三〉梦参⽼和尚主讲

00:00
17:24

310《⼤乘⼤集地藏⼗轮经》
⼗轮品第三
梦参⽼和尚主讲
所以说⼀切善男⼦善⼥⼈护持戒的,应当像⼤地⼀样。有的是法器,闻法,就能够受持,也就是盛法的器⽫。有的他虽然闻法,不是盛法的器⽫,他就漏落。像我们装⽔的碗,或者缽,你不能有⼀针孔⼤那么⼤的破洞。如果有漏处,那就有漏,⽔总是盛不住的,总会漏完的。但是我们可以补⼀下,找个补碗的补⼀下。现在更有办法,拿㬵布在底下黏上,把洞黏上,他就漏不出去。但是,还是有残缺,这⼤地对⼀切的染净都能平等对待。 
所以僧之内的僧宝,对待这些出家的,或者是对待在家受五戒的,也受四根本戒,他破戒了,你的⼼还是平等的对待他们,不要讥讽他们,不要笑他们,不要对他们表⽰:“我是持清净戒的,你是破戒的”。在我们道友之间,有很多这些问题。 
佛就专⻔针对这些问题指出来,⼤家要特别注意。要以平等⼼来对待,不要轻率的呵责他,乃⾄于揭发他,揭举他的过错。像我们道友之间,虽然是同⼀个师⽗受的三归五戒,还互相指责,不是同⼀个师⽗的,那就更不⽤说了,这些都是错误的。 
如果这样来护持,就使⼀切善法能⽣,那些已经作錯事犯了戒的⼈,就想求忏悔,忏悔之后就清净了。但是不能忏悔的,只要他有惭愧⼼,有悔过⼼,不继续再作,他所犯的⼀切,知道是错误的。虽然他没有忏悔清净,他不再继续作。作罪恶也如是,作善也如是,好像有个习惯。他作惯了,不作,他⼼⾥很不舒服。 
我住监狱的时候,问那⼩偷,为什么要偷⼈家的东西?偷了,你⼜不享受!他说,他⻅东西不偷,⼼⾥⼿痒,也没有办法睡,饭也没有办法吃。等把它偷了,⾃⼰也不⽤,拿了⼜把它丢了,或者给⼈,他就⼼安了。还有,你问作屠宰业的,他不作,⼼⾥不安。他作某种业,那种业⼒使他继续作恶,他就是不能忏悔。佛教僧海⾥也如是,就如那⼤地⼀样,⼤地的⼀切有情,⼤家共同享受,能够共同⽣活。这四根本戒,就是我们要使我们的僧团好,要使佛法能够兴盛,能够久住于世间,那你就护住四根本戒,佛法就能久住世。 
什么是第⼀欢喜净信呢?于⼀切众⽣⼀切有情不起分别⼼,没有差别想。但是这⾥头⼜有⼀个问题,没有差别想。为什么⽐丘、⽐丘尼⼀样出家的,⼥众的戒律那么严呢?有三百四⼗⼋!为什么男众只有⼆百五⼗?这不是差别。为什么受菩萨戒的出家⼈,受菩萨戒⼀定得受⼗重四⼗⼋轻戒,在家可以受六重⼆⼗⼋轻?这不是法的差别,⽽是根基,有的接受得了,有的接受不了。但是都要求你有⼀个清净的信⼼,不要⽣差别想,三乘法是平等的。 
对于这个根基,他只能接受到这个程度,就给他说苦集灭道。对哪⼀个根基,因为程度不同,就给他说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能,给他说六度法。这不是差别,⽽是真正的平等。他能接受多少,就给他说多少。 
佛有这个四摄法,是平等摄受的,布施是不择对像的。说他是佛菩萨,我们就供养,他是苦众⽣,我们就施给他。布施不⼀定就是给点钱,也包括法施,像你给他说法,第⼀个就是布施。像爱语,跟⼈家说使他喜欢听的话,不要出恶语,不要随便呵责别⼈,对任何⼈都如是。就是连⼏岁⼩孩,都有⾃尊⼼,你把他呵责惯了。 
当⽗⺟的不如意的话,顺⼿就给他⽿光,或者打他两下⼦。他稍微错了,就骂他、呵责他,这是不可以的。 
还有,对他作有利益的事情,利⾏。⽆论在⾔语⾏动上,或者财利⽅⾯,任何对他有利的事情,多作利他。同事,你如果想度他,他作什么,你就作什么,你才容易接近他,使他的⼼接受。佛教导我们⽤四摄法,去摄受⼀切有情。这样他就容易接受。因为佛法在世间的时候,⼀切有情皆共依⽌。依⽌,他就能够得到法的欢喜,能够得到法的快乐。这样存活包括两种,⼀种世间法的存活,与世⽆争,⽣活的烦恼很少。另⼀种存活,在教内,在佛法之内,经常这样的⾏道,⻓养⾃⼰的法⾝。佛说这段话,优婆离尊者感觉有问题,问佛:“我对于恶⾏⽐丘应该如何处理?” 
下⼀段⽂就是这样的说法。 
“尔时尊者优波离闻佛所说,从座⽽起,整理⾐服,顶礼佛⾜,偏袒⼀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佛⾔:世尊!如佛所说,极善护持四根本戒诸善男⼦及善⼥⼈,于其法器及⾮法器,其⼼平等,不讥不弄,不⾃贡⾼,不率呵举。若如是者,于未来世有诸苾刍破戒恶⾏,实⾮沙⻔⾃称沙⻔,实⾮梵⾏⾃称梵⾏,诸苾刍僧,于是⼈等,云何⽅便呵举驱摈?” 
优婆离尊者是佛弟⼦当中持律第⼀的。律藏结集就是以优波离尊者为主结集的,他是护持戒律的。他听佛说,对⼀切都要这样平等,那恶⾏破戒的⽐丘还对他不呵责,要是这样的话,僧团怎么办呢?他就问佛,前⾯是指请问的时候所作的仪式。他问,照佛这样说,护持四根本戒的善男⼦善⼥⼈,这是法器,要是对⾮法器破戒的,破了四根本戒的,怎能对他平等?还不准讥讽他,不准戏弄他,那个持戒的⽐丘,不能贡⾼我慢的,不能轻易的就呵举这个破戒的⽐丘。要是像这样⼦,未来那些破戒的恶⾏,根本不是沙⻔,⾃称沙⻔,他所作的都是污染的。他⾃⼰说是梵⾏,是清净⾏,于⼤众之中,要怎么样制裁他呢? 
“佛告尊者优波离⾔:我终不许外道俗⼈举苾刍罪,我尚不许诸苾刍僧不依于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何况驱摈?若不依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或复驱摈,便获⼤罪。” 
在佛的法中,外道就不是佛教内的,还有在家⼈、俗⼈,乃⾄国王、⼤⾂,不许他们说: 出家⼈ 的罪,不许他们治 :出家⼈的邪。即使要呵举他们的时候,得依法。 
依什么法呢?佛对于犯戒的⽐丘有七种制裁的⽅法,哪七种制裁法呢?也就是作法事,第⼀是现前法,第⼆是忆念法,第三是布施法,第四是⾃然制法,第五是逆罪向法,第六是多⼈与法,第七是草敷地法,要依这个作羯磨法。 
说⽐丘过,要依法,也就是要呵举这个破戒⽐丘,得众僧,⼀个⼈不⾏,起码要有三个僧僧以上,才能举⽐丘过。你跟他不如意,你看他破戒,内⼼⽣起烦恼,你随便就呵举、呵责这个破戒的⽐丘,或者就把他撵出去了,驱摈了,“便获⼤罪”。 
这个是你⾃⼰的罪,要受这个罪责的。这个⼤罪当然不是僧伽布萨,也不是波罗夷那样的罪,也就是犯于呵僧之罪,轻视三宝罪,破坏三宝罪,你的罪很⼤。所以,佛说完了之后,就跟优婆离说: 
“优波离!汝今当知有⼗⾮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便获⼤罪,诸有智者皆不应受。 
何等为⼗?⼀者不和僧众,于国王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者不和僧众,梵志众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三者不和僧众,宰官众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四者不和僧众,于诸⻓者居⼠众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 
五者⼥⼈众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六者男⼦众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 
七者净⼈众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者众多苾刍、苾刍尼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九者宿怨嫌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者内怀忿恨率尔呵举破戒苾刍。如是⼗种,名为⾮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便获⼤罪,设依实事⽽呵举者,尚不应受,况于⾮实。诸有受者,亦得⼤罪。” 
你现在知道“有⼗种⾮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便获⼤罪”。符合这⼗种呵责⽐丘的罪,就成⽴了,有智能的⼈不应当这样作。何等为⼗呢?我说的⼗种⾮法,哪⼗种呢?“不和合僧众”。这⼀条要⾮常注意的。凡是僧⼈意⻅不和合,利不和合、意⻅不和合,我们⼤家都知道,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争执很多。利不和,就是分配常住物,分配的不合理,这个当然会不和合。 
⼤陆也如是,当家师、知客师,庙⾥的⽼和尚,他拿⼆⼗块钱,你拿⼀块钱。 
佛在世,这是不⾏的。佛在世,佛也是⼀块钱。我只是举例,其实,佛在世是没有⼈供养钱的,佛也不收钱的,持⾦银戒。供养⾐服僧⾐,要供养这个⾐,就是⼀⼈⼀件。 
迦留陀夷尊者死后,他所有的财产值六⼗万,那个时候的六⼗万,不知道值多少钱。迦留陀夷尊者在佛在世的时候,他表现的是贪,故意作样⼦。他是证了阿罗汉果的,得了⽆我。他为什么还要这样作呢?⽰现的,这样才好制戒。我是举这个例⼦。所以有这么⼗种,不许呵责破戒⽐丘。第⼀个条件就是不和合僧,你不能作佛事,本来是不和合。或者在国王⾯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国王到寺庙来,那破戒⽐丘当然他不受,他也看不起国王,破戒⽐丘是很骄傲的,他连戒都不受,他还⼲什么呢?⼆者是不和合僧,在那个梵志修清净⾏的,就像中国儒教的⻓者、学者那⼀类的,在他跟前,不能呵责⽐丘过。 
三者不和合众的僧众,在⻓官、地⽅官、或是⾼级官员⾯前,你不能呵责⽐丘过,责备他什么错,这是不可以的。四者不和合僧众,于诸⻓⽼⻓者居⼠众前,就在家俗⼈⻓者居⼠众前,不能轻易的呵责破戒⽐丘过。五者在⼥⼈⾯前,不能呵责破戒的⽐丘过。 
六者在⼀般的俗⼈男⼦众前,不能率尔的呵责⽐丘过。七者在净⼈众前,率尔的呵责⽐丘过,这个净⼈是在庙⾥住的,不是出家⼈。 
像我们有打散⼯的,作义⼯的,那叫净⼈。但是⻓期住在庙⾥头,不能在他们⾯前呵责⽐丘过。第⼋是众多苾刍、苾刍尼前,⼤家正在众会,很多⽐丘⽐丘尼前,你不能够去呵责⽐丘过,哪怕这个⽐丘是破戒⽐丘。 
九者是宿嫌怨前,这个⽐丘跟别的⼈有嫌怨,你当着跟他有嫌怨的⼈,去呵责他的过,这是不可以的。第⼗是内怀忿恨,你⼼⾥已经起憎恨⼼,你就呵责⽐丘过,不可以的。虽然他破戒了,你不能轻率的、未经过合法的去指他的过之前,你不能这样的呵责⽐丘过。 
“如是⼗种,名为⾮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这⾥有⼀个问题,⼤家想⼀想,破了戒⽐丘,佛还这么保护他作什么呢?为什么还不许⼈呵责他?还不许⼈说他的过? 
过去的⼀切诸佛都如是。他虽然是破了戒,他的清净种⼦还在,当他⼀念受戒,那⼀念间,乃⾄他出家的那⼀段过程,将来⼀定能成佛。由于这个,我们就联想到所有闻到佛法的⼀切众⽣,能够亲近佛法的补特伽罗,⼀定能成佛。什么时间成佛呢? 
那就不⼀定,时间就很⻓,他这个种⼦种下去,他⼀定要⽣根,茁壮,成⻓,⼀定能成佛。 
“设依实事⽽呵举者,尚不应受,况于⾮实。”就是他所犯的错误,犯戒是事实,也就是事实的情况。应当在僧众依照僧伽的法,举他的罪。有⼆⼗个僧⼈、⼗个僧⼈或者三个僧⼈,那么依着羯磨法来举他的罪,下⾯有例⼦。要是不这样作,那是⾮法的。况且那个事情,你是听来的,是不是事实,还待考察,这样就来呵举他是不可以的。凡是这样来呵举⽐丘,亦得⼤罪。诸有受者⽽依事实呵举他尚不应受,何况不依事实呢?这个“受”字是指什么说的呢?有⼈检举,让⼤众僧来作法的时候,不应当接受,应当先调查,调查清楚了,再接受。既然是事实了,也要愼重,这样很容易破坏僧团。 
像⼤天⽐丘,在印度就受到呵举,他就单分那⼀众,成了五百众,单⽴他的法,就有⼤天法,⼤天有五法。这就是在戒律的名相,因为意⻅不合⽽分裂的。佛涅槃后,戒律集结,就分成⼆⼗众,当时就分为⼆⼗个部派,这是因为意⻅不同的缘故。 
你赞成这个⽐丘破戒了,要作羯磨法,我不赞成。你这⼀班⼈赞成,你⼀班⼈作,我这⼀班⼈也不赞成的,我就分开⼀班,当时就分⼆⼗个部派,这要学了戒律才能知道。这是专指⽐丘和合众的,佛对这个问题⾮常愼重,说的⾮常多。 
“复有⼗种⾮法呵举破戒苾刍便获⼤罪,诸有智者亦不应受。何等为⼗?⼀者诸余外道呵举苾刍。⼆者不持禁戒在家⽩⾐呵举苾刍。三者造⽆间罪呵举苾刍。四者诽谤正法呵举苾刍。五者毁呰贤圣呵举苾刍。六者痴狂⼼乱呵举苾刍。七者痛恼所缠呵举苾刍。⼋者四⽅僧净⼈呵举苾刍。九者守园林⼈呵举苾刍。⼗者被罚苾刍呵举苾刍。如是⼗种⾮法呵举破戒苾刍,便获⼤罪,设依实事⽽呵举者,亦不应受,况于⾮实,诸有受者,亦得⼤罪。” 
不能接受,不能领纳这种问题。何等为⼗呢?诸余外道呵举苾刍,外道呵举⽐丘是不可以的。不持禁戒的在家⽩⾐呵举⽐丘,那个禁戒,是在家的。你受五戒或者⼋关斋戒,是佛所禁⽌的,依律说的。 
在家⽩⾐,你不能呵举⽐丘。三者造⽆间罪的呵举苾刍,你造过⽆间罪,更不能呵举⽐丘,你虽然忏悔了也不能呵举⽐丘。四者诽谤正法的,不能呵举⽐丘。 
五者毁呰贤圣呵举苾刍,这也不可以呵举⽐丘。所以在家⽩⾐呵,举清净⽐丘,你犯罪,造⽆间罪。破戒⽐丘,你也不能呵举他,你先得检查⾃⼰清净不清净。前⾯是和合僧众,若是僧众不和合,不能举⽐丘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