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脸谱化人性,公式化模板成我国文艺史噩梦,为何它40年后又翻红

曾脸谱化人性,公式化模板成我国文艺史噩梦,为何它40年后又翻红

00:00
09:59

互联网每天都给人一点新的震撼。

Sir打开页面,一瞬间恍惚了:

今夕是何年?

你没看错。

样板戏,又火了。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大爷大妈们,忆苦思甜、追忆芳华来了。

而是年轻的宝子们沦陷其中。

他们通过视频二创的形式,重温经典,赛博起舞。

颓系青年们,找到了最新的鸡血。

知道的,是在玩梗。

不然,听这话说的还以为是女鬼要吸阳气呢:

“磁场弱了就来看看样板戏。”

“气血好足,活人感好强,正能量好满。”

越活越回去了?

其实,就算样板戏今天不翻红。

今天我们的身边,不也充斥着样板戏的翻版。

01

这阵风最早刮起来,是因为网友发现了一种“正得发邪”的表演方式。

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面若银盘,眼似铜铃,神采飞扬。

还有这个:

一个出自河北梆子《渡口》,拍摄于1975年,准确来说,并未列入样板戏行列,但也遵循了当时的创作理念。

另一个出自现代芭蕾舞剧《沂蒙颂》,同样出于1975年,是第二批样板戏之一。

它们靠着一股当下年轻人少有的精气神,击中了不少网友的心巴,“好久没见过这么生机勃勃的人类”。

不少梗因此应时而生,正得发邪、#好痒,脖子要长红领巾。

越来越多片段被翻出、剪辑、二创,并且复制粘贴似地换上同一段电子音乐。

其中不少,你可能刷到过。

“走路五分钟,肘击200人。”

“不好,同志们,我踩到地雷了。”

“原来我们早有阿玛尼!”

一些博主闻风而动,开始跟风模仿,梳上同款发型、做出同款表情,还跟着做高难度的跳跃动作。

如果说,还只是网友杀时间用的网络下饭菜。

但渐渐越来越多人开始正儿八经为样板戏平反。

比如。

“说白了是戏班子的动作,一群恨国党做文章罢了。”

似乎,是艺术家自发的,没有特殊指示的。

但是看看真正参与过样板戏创作的人是怎么说吧。

汪曾祺,多数人认识他是因为散文。

其实,他也是八大样板戏《沙家浜》的作者之一。

因为个人才华被钦点参与创作,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庇护。

但回过头来,汪曾祺的评价是:

“样板戏”也是中国文艺史上一场噩梦。“样板戏”一去不复返矣。有人企图恢复“样板戏”,恐怕是不可能的。

——汪曾祺《“样板戏”谈往》

今天,有人夸夸其谈“样板戏是艺术的精品”,有道理吗?

当然了。

你想想看,从全国搜罗来一大批如汪曾祺造诣深厚的人才,强迫创作,反复打磨,要是搞不出一点艺术水准,那才奇了怪了。

但这就像是从别人家里缴来几十口铁锅,炼出一炉铁水。

这炉铁当然也有一定的价值。

但。

抵不上被它破坏的价值。

样板戏是出了成果。

但这背后损耗的,一,是艺术家的生命。

他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某种“命题作文”上,而无法自由发挥才华,去完成自己最想要的创作。

二,是整个文艺环境。

样板戏的表演方式,今天有人喜欢,未必不可以。

但问题在于,在当时,“只能这样”。

当样板戏变成了唯一的标准,其他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创新都不允许存在时,枯萎的是整片森林。

我干了十年样板戏,实在干不下去了。不是有了什么觉悟,而是无米之炊,巧妇难为。没有生活,写不出来,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样板戏实在是把中国文学带上了一条绝径。

——汪曾祺《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到的自己》

今天Sir也并不是要重新评价样板戏,因为历史早有断论。

只不过,历史也会慢慢颠覆。

02

今天的大部分观众,包括Sir在内,都没有完整看过原版的八大样板戏。

但我们不会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霸王别姬》。

程蝶衣等人坐在剧院里,所讨论的“现代戏”,指的便是京剧样板戏。

样板戏没有直接露脸。

但胁迫着人的“样板”,却无处不在。

被噤声的讨论、被燃烧的戏服、被摁着下跪的京剧演员……

而宣传教化的样板戏,成为以权谋私的工具。

程蝶衣的徒弟小四,激情昂扬地支持现代戏。

为劳动人民说话?支持艺术创新?

留意这个镜头:

当师傅被抓走,排练室只有他一人,他拿起虞姬的发饰,念起虞姬的唱白。

曾经属于师傅的位置,终于落到他的手里。

张艺谋的《归来》。

女儿丹丹得知父亲从农场逃了,第一反应,不是担心父亲的安危,而是表忠心:

稳定立场,划清界限。

大义灭亲,只为了一个角儿:

《红色娘子军》快选角了,丹丹想要演女一号吴清华。

就像今天网友的直觉——“正得发邪”。

既然看上去如此的正。

为何还是隐隐让人感觉凉飕飕的?

这可能是逆向触发了恐怖谷效应:

那些人面色那么的红,精神那么的亢奋,说话那么中气十足,唯独就是少了一丝真实的人味。

而今天。

网友看到了“气血旺”“防emo”的一面。

却同时也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

一切的灾难都能被遗忘、玩梗和改写,一切严肃的反思都可以让位给娱乐。

在Sir看来,这是一种创伤萌化。

即,遇到问题时,我们不愿严肃地面对,因为一面对就要接受无力感。

于是通过萌化的语言,淡化了、回避了问题。

比如,当初那些甜到倒牙的“励志语录”:

阿冠、呕泥酱、武汉小笨蛋、呼呼痛痛飞……

2022年,川渝遭遇极端天气,持续高温,山火四起。

点进评论区一看。

忙着玩梗,狗头、红油火锅。

今年,重庆高温。

干旱到无法实施人工降雨。

结果演变成了赛博笑话“一个城市能好笑到什么程度”。

在铺天盖地的“哈哈哈哈哈”中,本地居民的心酸传不出去。

于是变成了:

你创伤你的,我萌我的。

同样。

对于样板戏,禁锢了多少艺术家的创作,好像不重要。

如果穿越回去,来来去去只有八大样板戏可看,那么网友肯定是要憋疯的,但今天在网上给它“平反”,又是理直气壮的。

除了看清样板戏之外。

今天更该问的是:

有这么多的人,竟然怀念起贫瘠枯燥的戏码,到底说明了什么?

03

当时的文艺创作要遵循一个重要的方针:“三突出”。

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即中心人物来。”

听上去很拗口。

通俗来说,就是正的要越正,邪的要越邪。

一个人物的属性,要通过服饰、化妆、表演、灯光,全方位地凸显出来,人只有黑和白的二元。

或者更黑和更白。

这对观众来说。

不需要深度思考,只需要整齐一致地歌颂这个,仇恨那个。

就达成了任务。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形容一个东西是“样板戏”,指的是什么?

脸谱化、格式化、说教意味浓厚。

是的。

今天在网络上翻红的样板戏很死板。

但这种“倒退”。

何尝又不是对当下的抗拒。

许多影视剧,也正在变成“新式样板戏”:

好就是好,坏就是坏。

捧这个,恨那个,制造对立。

一次又一次复刻行业舒适区内的创作模式。

家庭剧。

渣男、出轨、抓小三。

爱情剧。

误会、追妻、撒糖。

职场剧。

哦忘了,我们没有这个东西。

大多是以职场为背景板的家庭剧、爱情剧。

全都是概念先行。

过去的样板戏,正面人物必须高大全、反派人物必须坏到底、故事走向必须邪不胜正、作品内核必须主旋律。

今天的影视剧,也愈发是为了宣传某个理念,达到某种情绪效果,而去进行创作、营销。

哪怕画面再美、噱头再足、流量再高,都无可回避一个问题:

内容失真。

现在有些人将样板戏的画面,奉为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称“那个年代的人真是有精气神”。

对不起,你看到的,只是一幅幅宣传画像。

样板戏的精气神,来自舞台加工,来自演员的信念感。

却接不通那个年代真实的地气。

现在的影视剧,依然在遮蔽现实、制造幻像。

可能若干年后,人们从当下的影视剧中了解我们这个时代,也会同样走进“认知误区”:

哇那个年代的穷人好有钱。

穷得揭不开锅,是吃自热火锅。

更致命的:

今天的作品,再也难以摆脱“价值审判”。

是无视作品,根据立场,做出敌我判断。

《逆行人生》还未上映,就已经被判了罪:

有钱人演穷人,穷人花钱看有钱人,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穷人越来越穷。

《封神》。

是鼓吹“男人和马”的“爹味”。

而最近的《好东西》。

又是教唆男人结扎的“女拳”,虎扑评分不及格。

看个电影,为什么要审判这个,审判哪个?

似乎每部电影里,都要找到一个“罪人”,全民共讨之。

而这种网友掀起的“冷饭热炒”,也像是对当下过于无聊的一种反抗:

当周遭环境依然萧瑟无趣。

大家失去了方向,唯一能做的就是掉头回去看看,还能从土里刨出点什么来。

时间过去半个世纪,我们以为告别了样板戏。

谁知道又闯进另一个迷阵。

就像《霸王别姬》中的段小楼。

看似西楚霸王、气宇轩昂。

在处处是红线的年代。

一个眼神过去。

他也就泄了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