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隔空传递 需要哪些硬核技术?|封面科考队

AI隔空传递 需要哪些硬核技术?|封面科考队

00:00
05:51

一抓一放——隔着手机屏幕,对着上面的文件,在空中比划出一个抓的姿势,再轻轻一提,文件内容就被放到了另外一台平板设备上……11月26日,吃瓜群众被一种名为AI隔空传送的功能惊艳到了,有人戏称之为“超能力”,有人惊呼看到了魔法……

AI隔空传递到底是一项什么技术?它需要哪些硬核技术支撑?为此,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智能控制研究室副研究员郭承军。

AI隔空传递

涉及感知、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

郭承军告诉封面新闻,AI隔空传递主要涉及三大技术:手势识别与感知,数据处理与分析,设备连接与通信。

手势识别与感知,即依靠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如深度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高精度地捕捉用户的手势动作及空间信息,包括手部的位置、形状、运动轨迹等,为后续的分析识别提供数据基础。

数据处理与分析,则是借助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对传感器获取的手势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和理解。这些经过大量数据训练的算法,能够准确识别特定的手势模式,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

设备连接与通信,是通过高效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如星闪、蓝牙、Wi-Fi等,实现设备之间的快速稳定连接和数据传输,确保用户操作的即时响应和数据的准确传递。

AI隔空传递

与蓝牙近距离传输有什么不同?

现在,手机用户也在使用类似的近距离传输技术。通过蓝牙或Wi-Fi技术,即可实现几米距离内,设备间的文件共享。

而AI隔空传递涉及创新性技术融合以及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它的应用场景也得到了拓展。郭承军总结,AI隔空传递是一种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超宽带技术、屏幕手势触发识别功能等相结合的创新技术。“它利用UWB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和通信,借助内置的AI算法以及视觉识别技术,准确识别用户的手势动作,从而在不同设备之间快速传输文件、图片等数据,无需依赖传统的蓝牙或Wi-Fi连接。”

而在全新交互方式方面,该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备交互方式,用户仅需通过简单的手势,如抓握、挥手等动作,即可完成数据传输操作,极大地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和趣味性,为智能设备间的交互提供了新思路。

在应用场景中,AI隔空传递功能不仅适用于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还可在智能家居、办公场景等领域发挥作用,如用户可以通过隔空操控来控制智能家居设备,提高家居生活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在办公场景中,快速传输文件、图片等多媒体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效率。

AI隔空传递

涉及了哪些硬核技术?

AI隔空传递看似魔幻,细说下来,其实有五大工程技术“兜底”。

首先,传感器技术当仁不让。深度摄像头,精确地捕捉物体的三维空间信息,包括手势的位置、深度、形状等,为后续的手势识别提供详细准确的数据基础。红外传感器,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线来检测物体的存在和位置,能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工作,可用于感知手势的移动和位置变化,辅助实现隔空操作的识别。

第二,大火的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算法,经过大量的手势数据训练,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学习和理解不同手势的模式和特征,从而准确地识别用户做出的各种手势动作,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实现隔空传递的控制。还有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或视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识别其中的物体、场景和手势等信息,在隔空传递中,用于确定手势的位置、轨迹以及与设备和内容的交互关系,辅助实现精准的隔空操作。

第三,通信技术,蓝牙、Wi-Fi、超宽带技术、星闪技术等。郭承军解释,星闪技术是一种新的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具有低时延、高可靠、精同步等特点,能为设备之间的交互提供更高效的连接,满足高清投屏、低延迟游戏等场景对数据传输的要求,有望在未来的隔空传递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另外,还需要硬件处理技术。其中,高性能芯片作为设备的核心处理器,承担着数据处理、算法运算、指令执行等重要任务,能够快速地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支持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和通信协议,确保隔空传递过程中的手势识别、数据传输等操作的实时性和流畅性。

最后,还有安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隐私及信息安全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