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人类观念改变的过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 “碳”寻绿色未来

“碳中和”是人类观念改变的过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 “碳”寻绿色未来

00:00
06:04

任何人类活动,只要使用化石能源、消耗能量,就会排出二氧化碳。而将这些排放出多余的二氧化碳收集回来,实现封存乃至利用可谓是通向“碳中和”的最后防线,该“论题”当下也吸引着全球许多科学家探索研究。

四川大学教授,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院长,天府永兴实验室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主任梁斌便是其中的先行者,其团队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方面已探索历程接近20年。

12月1日,一年一度的“绿色盛会”2024天府碳中和论坛将在四川成都举办,梁斌教授也会参与其中,与来自全球各地相关领域的学者探讨交流,共议双碳领域的科技成果、前沿进展、未来方向等。在此特殊时间节点上,封面新闻记者就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相关话题,专访梁斌教授。

二氧化碳+固废 实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

尽管当下各界已在不断努力减少碳排放,但还是存在很多“不得不排放的碳”。例如,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过程中,碳作为反应原料,必然会有一部分CO2被排放出来。实现整个社会的 “碳中和”,处理好这些“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尤为重要。

对此,梁斌教授团队致力研究将二氧化碳矿化反应,将二氧化碳与矿物生成碳酸盐产品,“这个过程从热力学上来说是一个有利的反应过程,具有能量利用优势。”梁斌教授团队将二氧化碳和固废处理结合起来,以二氧化碳矿化固废矿物生产碳酸盐产品。

据梁斌教授介绍,我国工业固废的排放量很大,约占到世界总量的60%。这些固废大部分是钙、镁及含钙镁元素的废渣,比如钢渣、脱硫渣等。这些固废如果得不到妥当处理,就会污染环境,甚至在溶解后污染地下水。而利用捕集而来的二氧化碳与之反应,这些固废就能变成碳酸钙、碳酸镁等可以堆放、填埋的稳定物质。

不过,如果仅仅是将固废稳定化后堆放或掩埋,虽然可行又环保,但并不具备直接的经济价值。所以梁斌教授团队又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将二氧化碳与固废结合所得的物质变为建材产品,实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包括将钢渣和二氧化碳反应,得到建筑行业常用建材的黄沙;用二氧化碳替代蒸汽,对蒸汽砖进行养护;把煤灰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做成小的颗粒建材骨料替代建筑用的小石子等,而这些技术都已成功研发并逐渐投入生产。

实现双碳目标就是“既要又要”

现代社会正在高速发展,“碳中和”又要强调“低碳”和“绿色发展”,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悖论”,怎么可能“既要发展,又要绿色”呢?

梁斌教授告诉记者,实现双碳目标实际上就是一种“既要又要”:“如今这个社会,如果不排二氧化碳,那么所有的工业过程或者说所有的人类活动过程都要停下来。那么我们现在过得很好的生活,可能就不能享受了,得回到最原始的生活。但是,我们做碳中和的目标,并不是要回到从前,而是既要有高品质的生活,又要少排碳,少影响大气。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做碳减排和碳转化那么难。它不是说不能减,而是在减的过程中不能影响社会的发展。”

因此,转变公众思想,让大家都参与到“碳中和”的进程中来,尤为重要。“‘碳中和’的这个过程,不光是一个工业过程,也不光是一个社会活动,实际上它是一个人们观念转变的过程。要让大家都按照碳中和这个理念去工作,去生活。实际上,整个社会都必须共同参与。”

做“看得见”“摸得着”的“碳中和”

天府永兴实验室布局六大研究领域,梁斌教授领衔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隶属碳捕集与利用研究领域,于2023年成立。他所在实验室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是专注于碳酸盐,就是把二氧化碳和矿物进行反应,生成碳酸盐矿物。

正在建设中的天府永兴实验室大楼,就采用了一些自研的环保的建材,真正体现了节能减排的宗旨,让“碳中和”具象化到了一砖一瓦,看得见,也摸得着。

不仅如此,梁斌教授认为天府永兴实验室作为一个载体和平台,凝聚了一批专业人才对于科研的成果进行工业化的推广,让这些成果能够更快地投入市场,进入人们生活的场景,让普通人与碳中和也能够更快地发生联系,加速人们参与碳中和的过程。

而连续三届的天府碳中和论坛,对于碳中和领域的研究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个论坛是很多的专家聚集在一起,围绕一个课题讨论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非常重要。第一,大家在这个里面可以找到思路;第二,因为会议期间要召开理事会,也能够为天府永兴实验室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也让参会的行业和企业之间进行对接,能够找到更多产业转化、前沿投资的方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