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一作 新华社发
山东移动自2021年起布局启动海上5G覆盖建设任务,以海疆地区宽带网络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不断革新海面通信覆盖技术,累计建成沿海网络基站600余处,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图为山东省一处海上5G基站。陈珂摄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持续增强5G规模应用的产业全链条支撑力、网络全场景服务力和生态多层次协同力,全力推进5G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多方位赋能。围绕《方案》相关内容,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持续推动“四个升级”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5G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万物互联、数据流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泛在连接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5G基站总数达408.9万个,已实现“乡乡通5G”,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基础网络。5G行业虚拟专网数超4.5万个,有效满足各行业对网络定制化、数据本地化、管理自主化的应用需求。
根据《方案》,到2027年底,5G规模化应用将实现“四个升级”。
——加速新型消费、生产经营、公共服务等三大类应用提质扩面,持续推动“应用升级”。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超1亿,大中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45%,实现多方位深度赋能。
——提升核心产业、融合技术、应用产业、标准体系、应用安全等五大产业关键环节供给能力,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形成超1000款创新行业终端模组产品,5G融合应用标准超150项,夯实全链条支撑能力。
——强化面向公众和行业的网络服务能力,持续推动“网络升级”。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8个,建成7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全场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凝聚地方、企业、平台等主体创新合力,持续推动“生态升级”。培育200家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50个特色鲜明的5G应用创新载体,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梯度成长的良好态势逐步形成,多层次协同创新有力强化。
明确系列创新举措
在深化部门协同合作、拓展领域应用场景、加速技术融合创新等方面,《方案》明确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工信部不断完善5G应用跨部门协同推进体系,持续深化与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协同,面向工厂、电厂、矿山、油气园区、校园、景区、医院、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5G应用领航者,引导更多行业企业加速深化5G应用,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一步释放5G在更广范围的赋能作用,拓展与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合作,系统推进5G应用在各行业领域走深向实。
同时,《方案》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推进5G行业、个人应用协同发展。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5G应用向智慧海洋、数字体育、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加速拓展,进一步激发5G行业应用赋能潜力。面向个人应用,加速5G新通话、裸眼3D、云手机等应用创新,持续释放信息消费潜能。
此外,《方案》强化5G数字基座,深化5G与AI、北斗、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打造多技术融合的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降低5G应用部署门槛、提升5G应用赋能效益。研发推广基于5G技术的“小快轻准”数字化技术产品,更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基础企业的多元化应用需求。
巩固现有发展成果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5G应用发展正处于由技术驱动转向价值牵引、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牵引的关键窗口期,“需要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巩固现有发展成果,进一步推动5G应用实现量的规模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目前,中国5G融合应用标准数量已超过100项,5G工业网关、CPE、巡检机器人等5G行业终端进网产品数量超700款。5G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0个,应用案例数累计超10万个,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实现规模复制。
聚焦5G未来应用发展,《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为保障《方案》落地见效,工信部将科学统筹现有频谱资源,依法合规、稳妥有序地通过重耕、共享等方式,持续提升5G频率供给;深化产融合作,鼓励各方加大对5G创新产品和设备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训,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将成熟5G规模化应用发展指标纳入信息通信业统计调查制度,持续跟踪5G—A等新技术应用情况,总结5G应用典型案例经验成效,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据介绍,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四个升级”,系统推进5G规模化应用相关工作,支撑新型工业化和信息通信业现代化,为建设网络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