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殷墟,看见“何以中国”

在殷墟,看见“何以中国”

00:00
02:48

  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党的二十大后,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了安阳殷墟遗址,“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公众开放。它坐落于河南安阳,与殷墟宗庙宫殿区隔河相望,是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展陈聚焦商文明主题,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同时设有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展览注重多元融合、凸显故事趣味、增强沉浸体验,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等新的表达方式,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其中3/4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
  关于文明的定义,考古学者大多认可的是作为文明的古代遗存,应该有城址、冶金术、发达的礼制和文字四大要素,而这些要素在殷墟遗址中都有体现。殷墟整体的布局反映了城址的存在,出土的大量青铜器足以证明当时冶金术的发达程度,各类功能明确、制作精美的玉器说明商王朝有完整的礼制,甲骨文证明了书写文字的存在。因此,殷墟遗址是商王朝都邑文明的体现。
  殷墟——出土了最早的成文文献,见证了步入“王国”阶段的中国社会,记录了鼎盛时期的青铜文化,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虽然字体有所变化,但始终一脉相承,是目前十几亿中华儿女仍在使用的“活文字”,成为中华儿女血脉相连、生生不息的基因和纽带。
  殷墟——中华文化之根、文字之根、文明之根,中华文化从这里走来,走向了世界。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
  殷墟——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密码,延续了中华文化根脉。殷墟的发现和确定,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上承四方汇集文明之趋势,下启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是中华文明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朝阳门工作室 牛师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