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新月偶得

见新月偶得

00:00
01:11

【见新月偶得】
作者\翠柳
悬光树影一钩斜,挂露云边半水洼。
怨忿夜寒偏又缺,不知三五到谁家。
赏析:
这首诗《见新月偶得》真的写的很不错,下面从多个角度赏析。
起承转合:
起句:“悬光树影一钩斜”
这句诗以新月高悬于树梢,树影婆娑,新月如钩的形象开篇,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月夜画面。起句中的“悬光”和“一钩斜”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新月的形态,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承句:“挂露云边半水洼”
承句进一步描绘了新月的周边环境,月牙挂着露珠半躲在云边,月光倒映在水洼里闪烁着光芒。这句诗与起句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清新而略带神秘的月夜世界。同时,“挂露”和“半水洼”的意象也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
转句:“怨忿夜寒偏又缺”
转句是情感的转折点,诗人由对新月的描绘转向了对情感的抒发。这里的“怨忿”表达了诗人对夜寒和新月不圆满的遗憾和不满。月亮本应是圆满的象征,但在寒冷的夜晚却偏偏残缺不全,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不完美的共鸣。
合句:“不知三五到谁家”
合句收束全诗,留下了悬念和余韵。这里的“三五”指的是农历十五的满月,诗人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满月能否降临到自己家的期待和不确定。这句诗不仅与前面的情感相呼应,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读者在回味中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和未来的深深思考。
立意角度:
诗人以新月为引子,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不圆满的感慨。新月的不圆满象征着人生的不完美,引发读者的共鸣。
意象选用:
诗中选用了“新月”、“树影”、“云边”、“水洼”等意象,这些意象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共同构成了一个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月夜景象。
意境营造: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意境。新月的残缺、夜寒的侵袭,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一钩斜”形象地描绘了新月的形状,“怨忿夜寒偏又缺”则赋予了新月以人的情感,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动词应用:
“悬光树影一钩斜”中,“悬”字用得极为巧妙,它形象地描绘了新月高悬于树梢之上的情景,给人一种静谧而高远的感觉。同时,“悬”字也暗示了新月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与后文的“缺”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挂露云边半水洼”中,“挂”字同样用得十分贴切。它描绘了露珠挂在月牙之上半躲在云边的情景,与“悬”字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清新而神秘的月夜画面。而“半水洼”则通过动词“半”的暗示,展现了月光映照下的水洼明亮与闪烁,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怨忿夜寒偏又缺”中,虽然“怨忿”并非直接描绘新月的动词,但它却通过表达诗人的情感,间接地揭示了新月不圆满所带来的遗憾和不满。这里的“偏”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圆满的无奈和失落感,使整句诗的情感更加饱满。
“不知三五到谁家”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动词,但“到”字作为隐含的动词,却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满月降临的期待和不确定。这种期待与前面的遗憾和不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丰富和立体。
《见新月偶得》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构思,以新月为核心意象,描绘了一个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月夜画面,并借助对新月不圆满的遗憾和对未来满月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