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诗词(8)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柳永诗词(8)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00:00
11:55
柳永诗词(8)解读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宋】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译文】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赏析】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是宋代词人柳永为怀念湘中故人所写的作品。
上阕写景,首先点出季节特征——“秋光”,而且“雨收云断”,然后写词人凭栏眺望。见秋景而伤怀,登楼凭栏而怀人,这本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关键就要看凭栏后何所见,何所伤,如何才能感动读者,才能写出新意来了。词人先写景致引发了自己悲凉的心态,但是他不明说自己,说这般景致当初就曾经引发过宋玉的悲感。什么景致呢?原来是“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从来写景的文字最见功力,要描摹得贴切、细致,还要与所抒发的情感紧密相连,再加上诗词必须遵守长短、平仄、音韵,甚至对偶等规则,尽量不可错乱,在这种要求下,上述两联就显得格外可贵。其中几种修饰词“轻”“老”“冷”“黄”,在原本不为人生、不为人死的自然景物上非常自然地添加上了人的情感。这种景致,孤清、哀伤、衰败,从自然而言,表现出一年将尽、万物凋零,从人情而言,则是青春易逝、暮年孤寂。为什么会因景而生情呢?词人所生发的是何种情感呢?上阕的结尾点明,是因为感叹“故人何在”,相隔“烟水茫茫”之际,实在难觅故人的影踪啊。
下阕以“难忘”过片,抒发情感。先怀想当年“文期酒会”的欢乐情境,然后慨叹“几孤风月,屡变星霜”,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今故人星散,已再难重聚了。故人究竟在哪里呢?“未知何处是潇湘”的“潇湘”本是虚指,或说柳永所思之人确实是在江西,故以“潇湘”指代,但作为词来说,并不必字字紧扣实事。接着,词人用了两个典故,一是燕子传信的典故,“难凭音信”之句,和“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含义相同;二是“天际识归舟”的典故,但反其意而用之,说“空识”,意思是根本不识。对于友人怀想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结句,词人又用了“断鸿”悲鸣的意向,自己因为怀念友人,所以登高凭栏,眼望着秋日的孤清景象,在孤雁的鸣叫中,在斜阳映照下,久久伫立。友人不知何在,无法请燕子传信,友人更不知道何日才能归来,江上来往的船只中都没有他的踪影,这般寂寞惆怅的心情,真是使人难耐啊!

全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