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贵州省从江县高增村是一个侗族群众聚居的传统村寨,风景秀美,民族风情浓郁。村子里有一个特别的菜市场,它不光24小时营业,而且菜摊没人看守也没人收钱,村民们自觉支付,自己找零。这样一个小小的菜市场已经运营了近30年,来一起走近它。
这个菜市场叫高增无人菜市场,就设在村子主街道旁的两个简易门面房里,面积不大,只有20平方米左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市场的货架上摆满了竹篮、塑料筐、水桶,里面陈列着各类新鲜蔬菜,还有村民自己制作的副食品及调味料。村民来采买时,自己装袋、称量、付款。
在篮子或筐子上有收款的二维码,也绑着一个小塑料袋,顾客既可以扫码支付,也可以把零钱放入袋子里。记者在这里观察了半个多小时,发现每名顾客来采购时都会自觉支付。村民们说,在这里不用安装摄像头,买菜卖菜靠的是习惯和信任。
买卖靠信任 交易简单又放心
近30年过去了,村里的生活变化很大,但不变的是这份习惯和信任。在这里,谁家有新收的菜就放在市场卖,缺什么就来市场买,交易就是这么简单。
村民吴桂花家种植了土豆和香菜,每收获一茬,除去自家所需,其余的都会放到无人菜市场售卖。自家不种的,她也会到菜市场去买。在村民们的眼里,这样的交易简单又放心。
村民共同呵护 生意更红火 日子更有味
在村民们的心里,这个交易方式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而这家24小时的无人菜市场也因为村民们的呵护变得越来越成熟。
今年77岁的杨乃成是无人菜市场较早的摊主之一。她告诉记者,在市场卖菜,她每年能有大约5000元的收入。这笔钱她用来给孩子们做学费或零花钱。
村民们说,这个市场其实是自发形成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有个别菜农委托其他摊主帮忙照看,后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在这里摆摊,一来二去就成了无人看摊的市场。村委会发现这里总是聚集着菜摊,干脆就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统一的门面,高增无人菜市场也就正式形成了。
如今,村委会还在菜市场门口为大家接上了水管,安装了水龙头。村民们在出售前会先洗去菜上的泥巴,更方便大家采买。菜市场旁边的肉禽摊贩老板还经常给大家免费称重,并提供找零服务。
随着夜幕降临,无人菜市场的生意更加红火。在县城务工的村民们回来时不用担心无处买菜,来到这里挑上几把青菜,就可以做上一顿美味的晚餐。小小的村子也因为这个市场,更加充满了乡间的人情味。
近30年交易 用诚信“保鲜”
无人菜市场蔬菜常换常新,买卖双方的诚信却是近30年不变。小小菜市场,折射出平凡日子的生机活力与乡间情暖。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