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炮一体系统再现珠海航展,中国为何如此钟情这个“缝合怪”?

弹炮一体系统再现珠海航展,中国为何如此钟情这个“缝合怪”?

00:00
10:40

不知你注意没有,今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兵器工业又推出了一款新武器——LD35L(SWS3)35毫米弹炮结合武器系统。

▲大八轮弹炮合一系统

▲各种山猫底盘弹炮合一系统

这些年,似乎中国在弹炮一体防空武器领域一直在推陈出新,这弹炮一体防空武器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导弹和火炮结合的一体化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到底有什么好的,值得中国这么下力研发呢?

一般来说,弹炮一体防空武器系统是指地空导弹、高射炮及其火控系统与车体融为一体的自行式防空武器系统,主要用于野战防空和要地防空。

▲“铠甲”样车

这套系统通常是在自行高炮的基础上,通过共架的方式安装合适的近程防空导弹,将导弹需要的制导设备集成到高炮的火控系统中,在获得目标信息后,火控系统根据目标远近来选择用导弹还是高炮。

这种系统主要由载车系统和武器系统组成,其中,武器系统主要由导弹分系统、高炮分系统、雷达分系统、光电探测分系统、火控分系统和炮塔等部分组成。

由于这导弹本来就是加装在自行高炮上的,所以体积受限比较大,只能装近程防空导弹。这类近程导弹制导方式主要有三类,也就是被动红外制导、无线电指令制导和波束制导,其中,被动红外制导用的最广泛。

被动红外制导只需把导弹朝目标方向打出去,导弹能不能命中全靠弹上红外导引头控制,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发射后不管”,这种导弹可以在不增加任何额外设备的情况下,与自行高炮组成。

无线电指令制导和波束制导则是通过雷达、电视或者光学设备来测量导弹飞行方向和目标方向的角偏差量,然后通过无线电指令或无线电、激光波束来控制导弹。

这两者对高炮火控系统的要求都比较高,火控系统必须拥有可以进行测角的跟踪雷达或者光学设备,还要增加指令发射天线或者驾束发射机构,所以设备要相对复杂一些。

高炮分系统通常采取小口径自动炮,由自动机、炮架、控制单元、储弹箱和炮弹组成,其中,自动机是核心部分,用于自动完成炮弹装填和发射全部动作并实现连发射击。炮架用于安装和支撑自动机和各个部件,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火炮供弹、输弹、补弹、控制击发和射击发数等。

雷达分系统包括搜索雷达、跟踪雷达、敌我识别装置,搜索雷达用来大范围搜索获取空情,跟踪雷达对搜索到的目标进行跟踪,测量运动参数,敌我识别器则判断目标。

光电探测分系统主用于跟踪目标,由红外探测装置、电视跟踪装置和激光测距装置组成,可以提供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对空作战能力。

火控分系统用于收集雷达分系统、光电分系统、定位定向装置、上级其他平台送来的信息,实施信号处理、态势评估、计算射击诸元等任务。

最早问世的弹炮一体防空系统,当属苏联研发的“通古斯卡”和“短剑”系统了,其中,“短剑”系统的外贸版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卡什坦”。

▲“通古斯卡”

在苏联的影响下,包括北约国家也纷纷研发弹炮一体防空系统,像美国的“吉麦格”25、“运动衫”30,意大利的“西达姆”,波兰的“绍波尔”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等,但这些大多研发在冷战结束前后的近程防空系统,随着时局发生变化,发展渐渐陷入停滞。

▲意大利“西达姆”

从理论上讲,跟传统的高炮或近程防空导弹相比,弹炮一体防空系统防卫手段应该是更全面、覆盖空域更广,可为什么时至今日北约国家似乎对这个不感冒呢?

这主要是因为弹炮一体的缺点跟优点一样突出,由于火炮跟导弹还有雷达都集成在一辆车上,体积、重量、成本都会显著增加,设计不好的话,别说可能互相妨碍,甚至可能因为重心不稳翻车。

▲翻车的铠甲S1

再就是高炮和导弹本身就是存在矛盾的,高炮要达到足够的精度、射程、威力和射速,后座力小不了,而导弹是精密装备,长期处于待发状态而经受这样的震动,容易造成器件失效和构件疲劳,直接影响打击效果。

所以,在早些年火炮与导弹集成技术还不够成熟与完善的时候,西方国家就在折腾一阵之后,回到了弹炮分离的老路。

而俄罗斯图拉仪表设计局却在“通古斯卡”的基础上更换底盘和火控雷达,成了后来的“铠甲”,并随着时间推移和战场需求的牵引,又发展出了“铠甲-S1”“铠甲-SA”“铠甲-S2”“铠甲-S1M”等型号。

但是,自2010年前后推出以来,“铠甲”系列声誉褒贬不一,尤其是在叙利亚和利比亚的战场表现差强人意,有数据显示,在短短几年来,实际被摧毁或击中的铠甲S-1,数量就达到23套以上。

由于配套的机炮射击精度太差而且容易受导弹发射时候产生的震动影响精度,最新的“铠甲-SMD-E”干脆取消了机炮,取而代之的是48枚用于拦截小型无人机的微型拦截弹兜兜转转,是不是也回到弹炮分离的老路上了?

▲“铠甲”SMDE

反观中国,近些年似乎在弹炮一体系的路上越走越远,不但有外贸的CS/VP16B、JRN-6、防空-1000、防空-2000、防空-3000弹炮一体系统,高炮口径有23毫米到30毫米,涵盖了防空系统的任意排列组合,还有自用配给合成旅的625E弹炮一体系统。

▲防空-2000

为什么中国如此钟情弹炮一体武器系统呢?该不会是被俄罗斯带到沟里了吧?

实际上,中国的弹炮一体武器系统的设计思路跟俄罗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铠甲”系统的双联装2A38M型30毫米速射高炮在系统中只是一个辅助性角色,是为了弥补导弹发射后1.5公里范围内的拦截盲区,12枚M335型近程防空导弹才是核心。

这样设计针对树梢高度的武直或贴地飞行的巡航导弹或许没问题,但面对现在各类成本低廉,飘忽不定的无人机,显然就有些力不从心了,雷达跟不上不说,火炮毁伤效率也很低。

当然了,这主要跟那个年代设计时典型目标的特征要求有关,咱也不能拿清朝的剑斩明朝的官。

而我国这些弹炮一体系统问世的时候,正值我国无人机大发展时期,一个无人机大国必然是一个反无人机大国,像625E就没有安装传统高炮,而是安装了6管25毫米炮,跟“铠甲”上的30mm炮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这个炮膛压接近500兆帕,初速可达1150米/秒,使用的杀爆弹重0.67千克,内装药起码25克,弹长28.5厘米,在MV3大八轮底盘上装备2000发容量的弹药箱没有任何问题。

加特林自动机可以使它的持续射速达到5000发/分钟,不仅射速远超老的单管35mm高炮,威力同样不遑多让,该炮的弹药种类也很丰富,还配备了智能化可编程弹药,单发打击距离和毁伤效果提高不少,非常适合打无人机。


625E还完全实现了无人目标追踪,无需操作员手动瞄准,射击精度大幅提升,人工只需要在初期确认目标即可,剩下的就可以完全交给计算机了。

在央视展示出的一段视频中,一次放飞两个无人机,625E的机炮可以在人工确认的基础上,精准识别出所需要打击的无人机,而放过另一个,做到该打的不漏,不该打的不打。

更狠的是,主打低成本的625E还有好几个版本,像仅配置了光电火控系统的标准版、光电火控+制导雷达的Plus版、光电火控+制导雷达+搜索雷达的Max版。


在实际作战时,可以由顶配625E可以负责低空补盲和目标指引,次顶配的能依托数据链,以类似A射B导的模式,组织低配的625炮群联动射击,这种网络化的作战模式也是铠甲系列所不具备的。

所以说,别看都是弹炮议题系统,但中国造的跟俄罗斯造的完全是两码事,别看中国弹炮一体玩得溜,其他单一防空导弹和高炮不也一样溜嘛,“工业克苏鲁”才不做选择题,而是“我都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