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终局,无人幸免

历史的终局,无人幸免

00:00
29:16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将君王的去世敬称为“山陵崩”。东汉高诱注《战国策》曰:“山陵,喻尊高也;崩,死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横扫六国,一统华夏,他兼采上古“皇”与“帝”两个尊号,将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改为“皇帝”。此后两千多年间,中国帝制时代出现了400多位皇帝,若加上追尊为帝者、僭越称帝者或割据称帝者等,则繁若星辰,不可胜数。

作为君主专制、皇权至上的象征,皇帝自称为“朕”,皇帝之言为“谕”,皇帝之命为“诏”,而皇帝的墓也有一个专属的尊称——帝陵。

▲秦始皇陵兵马俑。图源:摄图网

秦汉:帝陵的肇始

秦朝,这个只存在了不到20年的大一统王朝,终结了自春秋战国以来500多年的纷争时代,实行中央集权制,废分封,行郡县,修驰道,修长城,统一了文字、货币、车轨和度量衡,为后世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拉开序幕,成为历代王朝的“初始模板”。

嬴政统一天下后自称为“始皇帝”,他的秦始皇陵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帝陵。

如今,我们来到位于骊山北麓的秦始皇陵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封土。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陵仿造秦都咸阳的布局而建,分为内城、外城,如同一座气势雄伟的城池;分布在帝陵周围的祭祀建筑和外藏系统,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思想。

▲秦始皇陵航拍。图源:摄图网

秦始皇陵的修建至少耗费了70余万的人力,陵中藏着数不尽的珍宝。正因如此,自秦朝灭亡以来,有关秦始皇陵的传说就不断流传。

《史记》记载,秦亡后,项羽进入关中,“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这是说,秦始皇陵早已被盗。

到了东汉班固的《汉书》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秦始皇陵被盗掘的故事又增添了新的细节。

这一时期的文献说,项羽走后,附近一个放羊娃有几只羊掉进了盗洞中,他打着火进洞找羊,结果闯入了秦陵的地宫,被陵中美轮美奂的场面惊呆了,一不小心把火落在了墓里,导致秦始皇陵地宫连续烧了三个月,连秦始皇的棺椁也烧掉了。《汉书》谈及此事时不禁感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直到今天,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已经出土了兵马俑、铜车马等稀世文物,但秦始皇陵地宫仍受到保护,没有进行发掘,秦陵是否被毁,也成了未解之谜。这座帝陵将继续守护着始皇帝留下的最后一个秘密。

秦亡汉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成为楚汉战争的赢家,之后,他听从小卒娄敬的建议,定都于关中长安。于是,西汉王朝在长安周边营建了多座规模庞大的陵园,堪称东方的“帝王谷”。

汉高祖长陵,是西汉修建的第一座帝陵。刘邦生前也许曾站在未央宫的高台上,遥望自己百年后的归宿。这位开国皇帝早年曾为秦朝泗水亭长,人到中年,才赶上秦末动荡的浪潮,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开拓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汉,后来成为一个伟大民族的名称。

西汉两百多年间,诸帝中有9位安葬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自西向东,依次排列着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汉成帝延陵、汉平帝康陵、汉元帝渭陵、汉哀帝义陵、汉惠帝安陵、汉高祖长陵以及汉景帝阳陵。另外还有两位皇帝,葬于汉长安城东郊的白鹿原和南郊的杜东原上,分别是汉文帝霸陵和汉宣帝杜陵。

▲西汉帝陵分布图。图源:纪录片截图

西汉帝陵大都坐西朝东,封土呈覆斗方上式,帝陵四周筑有夯土垣墙,门外立双阙。帝陵之中,墓主口含玉石,身着金缕玉衣,置于梓宫之中,椁室四周堆垒层层去皮后的柏木,因木色淡黄,谓之“黄肠题凑”。帝陵之外,从汉高祖到汉元帝时,每个陵墓专门建有相应的陵邑,迁来各地豪族大姓、有功之臣定居,豪门林立的“五陵原”盛极一时。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夺政权,推行改制,引发了新一轮动乱,绿林、赤眉军揭竿而起。后来,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实现了汉室的中兴。

东汉定都洛阳。东汉诸帝中,有两个少帝没有建陵——北乡侯刘懿突发重病早夭、刘辩被董卓废黜,还有几度流离的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其禅陵在今河南修武县,除此之外,其余十一帝的陵墓皆在洛阳附近。

按照史书记载,两汉的帝陵曾遭到严重的盗掘。

新莽之乱时,赤眉军“烧长安宫室市里……宗庙园陵皆发掘,唯霸陵、杜陵完”。据说,这些士兵大掠之后,西汉帝陵中的陪葬品还有一半没搬走,一直到西晋时,陵中仍有大量珠玉。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这一时期,盗墓之风猖獗,就连曹操也为了弥补军饷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位,专门挖掘陵墓。

历史上的多次盗掘,造成了考古学界常说的“汉墓十室九空”。后世读到唐代李白的名句“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难免感慨汉代帝陵的命运多舛。

魏晋南北朝:激荡三百年

东汉末年,随着汉室衰微,地方州牧和豪强地主开启了群雄割据的时代,经历多年角逐后,形成了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史称“三国”。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天下重归一统。

但西晋带来的统一转瞬即逝,在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之后,晋朝皇室司马氏南迁,与世家大族联合,于317年建立东晋,而北方则进入五胡十六国的乱世。

三国两晋时期的统治者目睹了乱世对帝陵的破坏,因此,这一时期的帝陵,主要实行“薄葬”。

三国时期的帝陵,主要有魏武帝曹操高陵、汉昭烈帝刘备惠陵、吴大帝孙权蒋陵等。

▲汉昭烈帝刘备惠陵神道。图源:摄图网

曹操在世时为自己安排后事,提出他的墓要“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遵照其遗嘱,将曹操葬于高陵,后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关于高陵的所在地,千百年来众说纷纭,甚至有“七十二疑冢”之说,直到200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发现魏武帝高陵,这一历史疑案才宣布告破。

史载,曹操高陵曾依照汉制,“立陵上祭殿”,但魏文帝曹丕为了防止陵墓被盗,还是以“古不墓祭”的理由毁掉了高陵的祭殿,这也使高陵在后世难觅踪迹。作为曹魏的第一位皇帝,曹丕在首阳山东为自己挑选了一块“丘墟不食之地”作为陵墓,下葬时同样不树不坟。

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叡死后葬于今洛阳市汝阳县的高平陵,这里后来成为一个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地。曹操的老部下、晋朝奠基者司马懿晚年时,通过高平陵之变,夺取了曹魏的大权。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也许知道,自己注定在历史上名声不佳,为了避免墓地多年后被捣毁,他曾立下遗言:“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司马懿的意思是,他死后,丧事一切从简,坟墓既不要封土堆,也不要珍贵的陪葬品,更不要后人跟自己合葬。

两晋皇帝秉承着司马懿“不封不树”的嘱托,帝陵大多只记载陵号,不起坟堆,也不详细记录陵址,形制规模不大。目前已知,西晋帝陵都在洛阳北邙山一带,东晋帝陵则分布在建康周边,考古工作者只能根据多年来的勘察和出土文物,寻觅两晋帝陵的痕迹。

魏晋之后,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这依然是一个分裂割据的时代。

在南方,次等士族出身的刘裕打破门阀政治的垄断,强迫东晋末代皇帝晋恭帝禅位,建立南朝宋。此后,南朝历经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个政权的统治。

▲南朝帝陵石兽。图源:图虫创意

在北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结束了五胡乱华以来的乱局,后推行汉化改革、迁都洛阳。北魏末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分别由权臣高欢和宇文泰掌权,后来,高氏和宇文氏的后代各自称帝建国,建立了北齐和北周。

南朝立足江南,发展经济,在王朝更迭之中也出现了多个治世,因此,南朝帝陵有别于此前的东晋帝陵,规模较大,布局规整,部分帝陵尚有宏伟硕大的神道石兽、石柱等遗址留存至今。石兽虽然风蚀严重,却仍在田野之间展现南朝的古韵。地理上,南朝帝陵主要分布于今南京和周边的丹阳等地,这些地区是南朝皇帝的大本营或龙兴之地。

北朝的帝陵受破坏较大,很多陵墓的详细位置已不可考,但考古学者锲而不舍,努力地找寻着古墓的遗迹。近年取得重大考古成果的北周武帝孝陵,便是北朝帝陵的代表作。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曾立下“平突厥,定江南,一二年间,必使天下一统”的志向,却在国势日渐强盛之时英年早逝。北周武帝孝陵的出土,为我们揭开了宇文邕早逝的谜团,也留下了他勤政节俭的证据。

▲《历代帝王图》中的宇文邕画像。图源:网络

隋唐:中华第二帝国

经历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后,北周权臣、外戚杨坚建立隋朝,推动中国走向又一次大一统。隋朝虽是一个短命王朝,却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重新统一南北、推行“五省六曹制”、开设科举、开凿运河等。

除去隋朝末年军阀各自拥立的小皇帝,隋朝两位主要的皇帝是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

隋文帝泰陵位于今咸阳市杨陵区,为隋文帝与独孤皇后的合葬墓。经过一千多年的岁月侵蚀,泰陵的地面建筑仅剩下阙楼和城门的基址,陵墓南边是清朝陕西巡抚毕沅手书的“隋文帝泰陵”石碑。杨坚属于关陇贵族集团,称帝后定都关中,营建大兴城,开创了“开皇之治”,逝世后亦长眠于此。

然而,隋炀帝杨广的长眠之地却远在扬州。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隋炀帝南下江都,醉生梦死,他曾引镜自照,说:“好头颈,谁当斫之?”在江都,隋炀帝被叛臣所弑,死后一度无人敢为其收敛,只能用床板做的棺材草草安置。后来,隋炀帝的灵柩得以安葬,却在漫长的历史中演变出了四座“陵墓”,包括扬州曹庄和槐二村的两座隋炀帝陵墓、陕西武功县的隋炀帝陵,以及河南洛宁县的永宁陵。

▲扬州槐泗“隋炀帝陵”。图源:图虫创意

隋末乱世中,隋炀帝的表兄李渊建立唐朝。

从唐高祖李渊到唐哀帝李柷,有唐一代,包括女皇武则天在内,共有21位皇帝。除了唐朝末年的昭宗李晔葬在河南偃师、哀帝李柷葬在山东定陶,其余19位皇帝,都安葬在唐长安城以北的黄土高原和关中渭北一带的北山山峦之间。其中,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一处,故而形成了“关中唐十八陵”的恢弘格局。

关中唐十八陵,东西绵延150余千米,呈西南至东北方向展开,分布在6个县境内,乾县有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僖宗靖陵,礼泉有太宗昭陵、肃宗建陵,泾阳有德宗崇陵、宣宗贞陵,三原有高祖献陵、敬宗庄陵、武宗端陵,富平有中宗定陵、代宗元陵、顺宗丰陵、文宗章陵、懿宗简陵,蒲城有睿宗桥陵、玄宗泰陵、宪宗景陵、穆宗光陵。

▲唐乾陵。图源:图虫创意

唐初战乱频仍、礼制凋敝,而且唐高宗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被逼退位,所以,直到作为太上皇的李渊病逝并葬于献陵时,唐朝陵寝制度还未正式确立。之后,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奠定了唐陵“以山为陵”的定制。

依山为陵,就是将墓室开凿于山体中,形成背靠大山的壮观气势,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在唐太宗昭陵之后,只有敬宗庄陵、武宗端陵和僖宗靖陵采用了 “封土为陵”的形式。

唐太宗采用依山为陵的形式,目的是使“奸盗息心”,也就是杜绝盗墓。但是,据史书记载,唐朝灭亡后,军阀温韬利用在关中担任节度使的机会,对唐十八陵进行了肆无忌惮的盗掘,只有乾陵没有遭到他的毒手。不过,这段史料尚待考古发现考证。

目前,唐僖宗靖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进行过考古发掘的帝陵,其余诸陵还深藏着来自唐代的机密。

▲乾陵无字碑。图源:图虫创意

五代十国:乱世的宝藏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五代十国,是中国古代又一个分裂割据的时代。五代,指的是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与五代同一时期,巴蜀、江南、岭南、河东等地又出现了十余个割据政权,统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时,城头变幻大王旗,涌现了大大小小50多位帝王,因此,这一时期的帝王陵寝分布广泛。

在中国考古学界,五代十国帝陵是独树一帜的存在。目前,考古工作强调“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不会主动发掘帝陵,只有事先发现了破坏、盗掘等现象,才会进行“抢救性发掘”。

所以,已发掘地宫的帝陵很少,但,五代十国的陵墓占了其中的多座,比如前蜀王建永陵、南唐二陵、后蜀孟知祥和陵、南汉二陵等,都是经过考古发掘的帝陵。这些陵墓为研究中国古代帝陵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950年,南唐二陵发掘现场。图源:网络

五代定都于开封或洛阳,其帝陵分布在这两个古都周边,后梁帝陵在今洛阳伊川,后唐帝陵在今洛阳孟津,后晋帝陵在今洛阳宜阳,后汉帝陵在今许昌禹州,后周帝陵在今郑州新郑,而十国的陵寝也多位于在其政权的中心。

五代之中的最后一个政权是后周。后周在历史上仅存在十年,皇帝行薄葬之风,帝陵分布在今新郑郊外的乡村,仅余残破陵园。后周建立后,出现了郭威、柴荣两任明君,政治清明,国运日盛,之后主少国疑,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凭借陈桥兵变,取代后周,登上帝位。后周的政治成果,也被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继承。

两宋:悲情的结局

北宋定都汴京,帝陵坐落在今河南巩义,故称北宋皇陵为“巩义宋陵”。

该陵区属于风水极佳的嵩邙伊洛之地,分布有宋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熙陵、真宗永定陵、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再加上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永安陵,共“七帝八陵”。

巩义宋陵的修建有多项创举。地形选择上,巩义宋陵有别于此前历代帝陵依山面河或居高临下的择地,而是面对嵩山、背靠洛水,各陵南高北低,由上宫、宫城、地宫、下宫四部分组成,这与北宋信奉的“五音姓利”之说息息相关。修建时间上,北宋实行“天子七月而葬”的古礼,即在皇帝驾崩后开始修陵,七个月内完成工程,不像前朝一样在皇帝生前“预作寿陵”。

北宋皇陵的形制别具一格,而北宋王朝的落幕也是一场世所罕见的惨剧。靖康二年,金灭北宋,掳走徽、钦二帝,以及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史称“靖康之变”。正因如此,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都没能归葬巩义宋陵。

北宋灭亡后,巩义宋陵多次遭遇劫难,金人及他们扶植的伪齐政权曾对巩义宋陵进行盗掘,当时甚至出现了专门盗墓的“淘沙官”。宋朝的名将宗泽、岳飞、孟珙等都曾派兵保护、修复北宋皇陵,但是,蒙元崛起后,巩义宋陵再次被毁,除石刻、陵台外,“尽犁为墟”。明、清两代,巩义宋陵重新进行修葺,并由附近民户看管,总算得以安息。时至今日,巩义宋陵的石刻雕像依旧在麦田上守望着这片陵区。

▲北宋永昌陵石像。图源:图虫创意

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建立南宋,后定都临安。

南宋帝陵坐落于今浙江绍兴。尽管南宋的建立者宋高宗偏安一隅、无心北伐,但为了向朝野表示有朝一日归葬巩义宋陵的愿望,他听从大臣建议,规定南宋只修建临时性的陵墓,浅土埋葬,带有“暂厝”的意思,称为“攒宫”,即暂时存放遗体之所。因此,南宋帝陵规模较小,建筑简约,但保留了上宫内设献殿、下宫内含寝殿的布局。

绍兴宋六陵,包括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宁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绍陵。除此之外,宋徽宗赵佶在五国城备受折磨而死后,尸身运回南宋,他的永佑陵也在绍兴。

直到南宋灭亡,会稽山余脉上皇山麓的绍兴宋六陵,也没有摆脱“攒宫”的性质。南宋亡后,元朝的江淮释教都总统杨琏真迦,率众遍掘绍兴宋六陵,搜取墓中财宝,甚至连南宋皇帝的尸骨也流失在外,暴露于荒野。直到明朝建立后,才对南宋帝陵进行了维护,划出宋六陵一带,派人守陵。

铁马金戈的王朝

辽、西夏、金、元的共同特点是,均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并在政治、文化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汉化影响。其中,辽、金是曾经统治北方的王朝,西夏割据西北,而元朝则又一次实现了南北的统一。

辽的统治者是契丹人,他们兴起于唐末五代之际,后与北宋并立,其陵墓保留了契丹文化的特色,又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一般是依山为陵,地宫分为前、中、后三室,陵前有享殿、碑刻等。

辽陵现存的陵园主要分布于两个地方:一在今内古赤峰北部,有辽祖陵和辽庆陵;二是今辽宁锦州的医巫闾山,有辽显陵和辽乾陵。

▲辽庆陵陪葬墓壁画《契丹官吏图》。图源:网络

西夏的帝陵,坐落在西夏都城兴庆西郊的贺兰山东麓中段。在方圆5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九座陵墓像金字塔一样高低错落,布列有序。

每座陵墓都由月城和陵城相连组成,平面呈“凸”字形状,陵园内,角台、阙台、碑亭、献殿、陵塔、门阙等的平面分布,基本与中原王朝相同,形成西夏陵园群体建筑的基本格局,又具有西夏党项人独有的建筑风格。

▲西夏王陵。图源:图虫创意

金是女真人建立的政权。金兴起于今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起初建都上京会宁,后迁都至燕京,改称“中都”。因此,金的祖陵也随着都城的迁移发生了迁徙。

金海陵王完颜亮在位时,选择金中都西南90余公里的大房山作为金的新陵区,将金上京的陵墓迁到这里。有金一代,除了完颜亮迁来的14座陵墓外,之后几代皇帝中,金世宗葬于房山兴陵,金章宗葬于房山道陵,第七代皇帝完颜永济也葬于大房山,但史无记载其陵名。

房山金陵是北京最早的皇陵群,时至今日,除了清初重修的金太祖睿陵和金世宗兴陵尚有遗址可寻,其余已经难觅踪迹。

▲北京房山风景。图源:摄图网

在历代王朝中,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是个例外。

蒙元实行密葬制。早在蒙古人入主中原前,这就是他们安葬大汗的方式,史载,蒙古大汗去世,“用梡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然后在少数人的护送下,运至蒙古高原的秘密葬地,下葬后不起坟墓,以马踏平草地。

元朝皇帝遵循祖制,依然采用深埋草原的密葬方式,元朝帝陵的所在地也就成了历史上的难解之谜。

▲鄂尔多斯成陵,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图源:图虫创意

明清:最后的帝陵

元朝末年,蒙古贵族的腐朽统治不得人心,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濠州钟离的一介贫民朱元璋加入起义军,后成为一方领袖,以应天为根据地,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吞并其他势力后,挥师北伐,驱逐胡虏,建立明朝。明朝,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于南京,他的明孝陵就建在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之后,明朝第二任皇帝、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败给叔叔朱棣,下落不明,不建陵墓。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在北京城北的天寿山营建长陵。此后,除了明代宗朱祁钰因夺门之变,死后葬于北京西郊的金山,其他13位明朝皇帝都葬在天寿山,以明成祖长陵为中心,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陵墓群,此即“明十三陵”。另外,明朝还有建于凤阳的明皇陵,是朱元璋为其父母、兄嫂修建的陵墓,以及位于湖北钟祥的明显陵,是曾为藩王的明世宗为其父亲所建。

明朝帝陵,对唐宋的陵制进行改革,把陵园内的各类建筑集结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形成“前朝后寝”的格局。明朝帝陵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从从石碑坊到祾恩门,包括石碑坊、大红门、碑亭、神道、石像生、龙凤门、御河、御河桥;第二部分从祾恩门到琉璃门,包括祾恩门、东西配殿、祾恩殿,主要为祭祀建筑;第三部分从琉璃门到宝顶,包括琉璃门、牌坊、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

明朝帝陵的封土采用“宝城宝顶”式,即在地宫上修筑圆形的砖城,再在城内堆土,使封土形成穹隆式圆顶。据说,朱元璋为了防止潮湿的雨水冲蚀陵墓,才以石块围护的方法封土,并在前方增设城楼,竖立石碑,刻上皇帝的庙号、谥号,开创了明陵“宝城宝顶”的先河。后来的清朝帝陵继承了明陵的规制,因此,“宝城宝顶”也成为了中国帝陵封土的最终形制。

崇祯十七年,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面对闯军入城的危局,在自缢前留下遗言,其中一句说,“勿劫掠帝陵,勿伤百姓一人”。在此之后,历史对明朝帝陵格外眷顾,明陵成为中国历代帝陵中遭遇劫难最少的,除了明神宗定陵因考古发掘被迫重见天日,其他明朝帝陵都没有被挖掘,得到了完善的保护。

▲明孝陵。 图源:摄图网

作为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从关外崛起,入关后定鼎北京,其帝陵分布在三处。

入关之前,安葬清朝先祖的永陵、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被称为“关外三陵”。

入关之后,清朝承袭了明朝的帝陵规制,顺治帝在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马兰峪营建孝陵,此后,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和同治帝的惠陵相继在孝陵周围修建,合称“清东陵”。

雍正帝在位时,在今河北省保定市的永宁山另觅一处“万年吉地”,首建泰陵,后来有嘉庆帝昌陵、道光帝慕陵和光绪帝崇陵建于此地,这处陵墓群称为“清西陵”。

清末,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国内外形势水深火热,革命者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宣告清朝灭亡以及帝制时代的终结。民国时,清东陵、清西陵遭遇多次盗掘,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但总体上保存完整。

▲清东陵与清西陵位置关系。图源:最爱历史自制

两千多年来,云起花落,世事沧桑,历史的车轮一刻不停地转动,只有千古帝陵的时间永固,埋葬了永恒的过往。

从关中平原到北邙山间,从六朝古都到幽燕大地,一座座帝陵深埋着墓主的生前身后事。走近帝陵,犹如踏入文明的滚滚长河,依稀可见,一条亘古绵长的脉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