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电话恐惧症”?放心,问题不大

得了“电话恐惧症”?放心,问题不大

00:00
07:36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收到来电时,不想接又不能掐断,于是就搁着;拨出电话前,反复回想接下来要说的话;一次次退出即将拨出去的通话界面,最后还是在微信上留言“在吗?”……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你可能是患上了“电话恐惧症”。近日,“害怕接电话其实是种社交焦虑”话题登上热搜,引起了一波共鸣。

不知何时,电话这一曾被视为沟通桥梁的工具,悄然转变为了一种负担,一种需要尽力规避的“挑战”,“患者们”能发微信绝不打电话,能打文字绝不发语音。不过,在心理学家看来,这算不上是一种心理疾病;在社会学家看来,这只是一种被建构出来的概念。

“害怕接电话其实是种社交焦虑”话题登上热搜 图据视觉中国

当不打电话成了一种新礼仪

你最害怕哪类电话?记者梳理了社交平台上的高赞回答。

有人是害怕领导的电话,“领导给你打电话一般是因为微信发了很多消息你没回......”“并不,我领导直接打电话,消息一条不发。”“我领导微信只发一条,一分钟内我没回复他就打电话了。”

有人是害怕亲属的电话,“就怕有啥突发情况。”但也有人正好相反,“上班过后就很害怕接电话,看到是亲人的就不害怕。”

此外还有“0”开头的未知来电、孩子老师电话,手机一震动,心里就一抽。能打动“电话恐惧症”患者的,恐怕只有快递和外卖小哥的电话了。

关于这一症状,其实早在多年前一篇题为《新世纪社交礼仪:没事别打电话! 》的文章中就深有体现,其总结了人们害怕接电话的各种心态,并提到:“作为一种最直接入侵私人空间的社交工具,电话似乎越来越不受欢迎。”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调查,从可追溯的2013年起到2021年,中国人平均移动电话通话时长每年都呈下降趋势。国人移动电话通话时长的减少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交流方式更加多元 ,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逐渐替代了移动电话,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电话恐惧症”。

一种被社会建构出来的概念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副教授袁芮看来,“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从学理上来看的话,我会倾向于认为它是一个被社会建构出来的概念。”

“电话恐惧症”患者有一个明显的年龄分层,18岁到34岁左右的年轻人更可能出现所谓的“电话恐惧症”。袁芮表示,18~34岁的年轻人可能是大学生,可能是职场人士。大学生群体可能就与“Z世代”特征紧密相关,而职场人士则可能会受到职场文化影响。从共同上看,则与电子产品的使用习惯有关系。

此前,一项针对英国上班族的调查发现,70%的千禧一代在电话响起时会感到焦虑。而美国一项针对22至37岁人群的研究发现,对接电话焦虑的人高达81%。更有调查将这些害怕接电话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年轻人称为“沉默的一代”。

袁芮表示,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他们,线上聊天是从小就习惯的生活方式,用精心挑选过的文字、表情、热梗来沟通,不仅更为生动,还可以有更加弹性的时间去思考回复的方式,避免即时对话中可能出现的尴尬或失误。

“相比短信或社交媒体上的文字记录,直接打电话还缺少一种保障。”袁芮表示,人们担心通过电话沟通时,如果没有事先录音备份,就可能涉及权益保障的问题;又或者说,假设自己在电话中的表述不够完善,反倒会被有心者录音留档,再经过断章取义的加工后,公开到社交媒体,风险更大,尤其是职场人士。

此外,电信诈骗、骚扰电话、推销广告、未知号码等电话的不断涌现,可能也会让年轻人接到电话的时候会特别的审慎警惕。

在来电的不确定性、电话的即时回复性、过去的负面经历、社交焦虑、世代特征等诸多的因素构建下,“电话恐惧症”就诞生了。

“电话恐惧症”算不上心理疾病

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心理治疗师彭莞鸿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电话恐惧症”算不上是一种心理疾病,不需要把问题放大化。

“疾病和心理问题,有一个明显的边界,这个边界对于心理治疗师来说,是一个比较‘0’的概念,它可以偏左或者是偏右;可以是疾病,也可以不是疾病。具体问题则要情景化,个体化的角度去看待与分析,是所有电话都不敢接打了吗?还是说只有在对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或者是特定场景下的铃声工具感到恐惧。”彭莞鸿表示。

在心理学当中,有很多与“电话恐惧症”类似的概念,如广泛性焦虑。这类患者往往预期焦虑阈值较低,且泛化,对于正常人来说很稀松平常的小事会在他们脑海中被反复预设。如吃饭时,筷子该怎么拿,碗该怎么放,要跟谁坐在一起,应不应该主动点菜。这些焦虑有时还会表现在躯体上,比如说手抖、胃肠道不适表现,如反酸恶心等。

个体该如何缓解“电话恐惧症”?彭莞鸿建议到,首先是要建立正向连接。从能掌握的简单场景开始,把握主动性和能动性,比如与亲人朋友拉家常,“今天过得怎么样?”“吃了什么美食?”随后逐步延长沟通时间,通过简短有效的沟通获得正向反馈,增强自信和掌控感,认识到自己可以建立有效的沟通。其次是要接纳自己,有一定的容错空间,即弹性心理空间,接纳自己在某些场合可能表现不完美,但不影响关键问题。

同时,还可以采用心理学中最常用的放松训练:呼吸疗法。感到紧张焦虑的时,就可以通过鼻息口呼拉长呼吸节律,感受气息在身体内的流动,从而将焦点关注在呼吸及呼吸所带动的肌肉和身体反应上,达到焦点转移的目的。

知名传播学者彭兰曾提到 ,当各类社交媒体都聚焦于“连接”时,适度选择反连接则是数字媒介时代的重要素养之一 ,这种素养亦是人在技术面前保持主体性的前提之一。面对“电话焦虑症”,我们也可以采取适度的反连接,保持适当距离也挺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