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本书:《坚毅》

第五十本书:《坚毅》

00:00
11:58

第五十本书:《坚毅》

嗨,你好,我是涛姑娘。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第五十本书:《坚毅》。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美好的经历。今年年初,我加入了一个读书群,大家一起2024年读50本书。截止今天,我已经读完了72本书,这篇文字也是我写的第五十篇读书笔记。这让我很惊喜:一是我坚持下来了,没有放弃,并且我知道自己接下来将继续坚持;二是超额完成,从时间上来算,提前完成,从数量上来看,超过50本了;三是效率和认知,9月和10月以来,关于读书这件事的效率提高了,读书也更系统了,这次的读书经历,改变了我对自己的认知,让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更有信心,更加努力。

而这一段经历,让我深切的体味到了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中作者安杰拉·达克沃思所说的“坚毅”。

作者安杰拉·达克沃思所定义的“坚毅”是指对长期目标的热爱(passion)和坚持不懈(perseverance)。坚持不懈的前提是找到你的热爱。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我发现读书或者说阅读是我自小以来就喜欢的一件事,妈妈总是打趣儿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拿着本书翻来翻去。可见,这份热爱是打小存在的,所以,我才能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坚持到现在,并且准备坚持不懈的继续!

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坚持”都从内心感到为难甚至抗拒,大概是因为我们从小就被迫坚持了太久,为了家长的期望,为了更好的未来,也为了大家眼中的成功。但是,没有热情的拼命正是很多人在坚持中只有痛苦的最重要的原因。我相信,很多人不是不能坚持,而是没有找到心怀热情的目标。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爱迪生的这句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天赋。”于是,很多人就会说“1%的天赋”很重要,这也让作者去思考了天赋和努力的关系,最终得出这样的答案公式:天赋×努力=技能,技能×努力=成就。即便你有天赋,两个公式中的努力依然不可或缺,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拥抱无聊和沮丧的能力,你可能也无法有所成就,因为几乎所有的成功中都少不了一种叫作“刻意练习”的努力。

中国有句古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这个过程可能一点儿也不好玩,甚至很痛苦,就像运动员一遍遍重复同样的动作,不断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一样。很多人很容易就把努力过程中的不舒服和不快乐归因为“我没有天赋”、“我不适合做这个”,其实,这些都不过是偷懒的借口。

选择自己有天赋的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这样,方可为人生的上策。当然,我们也完全没必要神化天赋,那不是天才的专利,相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总有一些事情你做的比别的事情要好,这就像你在游戏中总会有一样相对来说更擅长使用的武器装备,只要经常练习,就会不断升级。所以,就算你无法取得和高天赋人才一样的成就,你至少可以比现在做得更好;辛勤的汗水未必能让你达成卓越,但是至少勤能补拙。

此时此刻,我们都已经明白了坚毅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坚毅的品质呢?书中,作者通过举例和找寻发现:大多数坚毅典范都告诉我,他们花了很多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而那个最终占据他们心灵的事情,并不是他们第一次遇到时就被认出的。

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然后就会这样去发展:最初的一点儿发现,随后的大量发展,以及之后持续一生的深化。

在人生的最初,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或者对什么有激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的反思和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我们将会引发出自己的兴趣并发现它。在此之后,会有一个比发现过程长得多、更加主动地发展兴趣的时期。然而大量的事实证明:坚毅不只是发现一个人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会深化自己的兴趣。所以,我们必须以一系列能触发我们关注的体验去反复加强这个兴趣。即深化兴趣。

最后,当有一堆人鼓励我们、支持我们时,我们的兴趣会被发扬壮大,这些鼓励和支持我们的人包括家长、老师、教练和同行等。为什么其他人对我们的兴趣发展那么重要?因为他们提供了持续的刺激和信息,正面的反馈让我们感到开心、自信并且有安全感。

而研究也表明,坚韧不拔的人与其他人相比,其坚守承诺的时间更长。简单而言,坚毅最大的优势就是,它能让一个人在某项任务上花费更多的时间。

同时,很多人有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但其能力似乎一直停滞在中等水平。想一想,你是否认识某个人,工作了很长时间,或许是整个职业生涯,但你仍只能评价说他们的技术水平一般。我的一个同事开玩笑说:“有些人拥有20年的工作经验,但只相当于把第一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了20回。”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记者海丝特·莱西在采访了很多世界知名成功者后发现:她采访的“超级成功者”都具有强烈的欲望,都想要进一步超越自己已经拥有的卓越的专业水平。

“‘想要做得更好’是一个持续的愿望。”海丝特解释说,“它与自我满足相反。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而不是消极的心态。它不是带着不满回头看,而是展望未来并且希望成长。”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专业高手的练习方式。首先,他们会专注于整体表现中一个非常小的方面,并设立一个延展性的目标。高手并非专注于他们已经做得很好的方面,而是会努力改善某个具体的弱点。他们会有意地寻求尚未达到的挑战。然后,通过全神贯注地投入和努力,高手们将会实现他们的延展性目标。很快,高手们就会如饥似渴地寻求外界对他们表现的反馈。他们最想听的主要是负面反馈,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他们做错了什么,这样,他们便可以进行修正。这个主动寻求反馈的过程与反馈的及时性一样重要。

在收到反馈后,高手们将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改进练习,直到他们掌握了相关的技能,直到先前的失误变成了现在的娴熟和完美,直到意识中的无能变成无意识中的能力。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词:“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最先研究的对象是象棋选手,然后是音乐家和运动员。如果你不是一位象棋选手,也不是音乐家或运动员,你可能会问,刻意练习的一般原则是否也同样适合你。

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你答案:是的。即使是最复杂、最具创造性的人类能力,也可以被分解成多个子技能,每一个子技能都可以被练习、练习、再练习。

而作者也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证实了这一点:越坚毅的参赛者练习的时间越久。但最重要的发现是,练习方式对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刻意练习比其他类型的备战方式更有利于参赛者在决赛中晋级。

承接我们读的第四十八本书:《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的相关概念,作者也有着这样的思考:高手取得成就,是源自艰难而乏味的努力(刻意练习),还是轻松而又愉悦的体验呢(心流)?

通过大量的测试,作者得出以下结论:坚毅指数更高的人会做更多的刻意练习,并得到更多的心流体验。这并不矛盾,原因有两个。第一,刻意练习是一种行为,而心流是一种体验。埃里克森谈论的是高手的行为,而契克森米哈赖谈论的是高手的感受。第二,你不必在同一时间里同时进行刻意练习并体验心流。而且,我认为对于大多数高手来说,他们也很少同时经历这两者。

当我们朝着某个目标坚毅前行时,最终这个目标一定是对他人有利的。即所有的付出——漫长的辛劳、经历的挫折和失望,以及挣扎、牺牲——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所有的努力最终造福了他人。

再前行的道路上,我们还必须掌握应对失败的能力,因为学会如何应对失败比成功更重要。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通过实验证明:导致绝望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你认为自己无法控制痛苦。

面对失败,乐观者会习惯性地寻找导致痛苦的暂时的和特定的原因,而悲观主义者则认为永久的和普遍的原因是罪魁祸首。无论面对的是失败还是成功,我们都应该坚定的认为:人生中发生的一切都是让我可以从中学习的功课。我们要告诉自己:‘好吧,事情进展得没有那么好,但我会坚持下去的。’”

所以,具有坚毅品格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成长。我们要培养自己在面对挫败时从地板上爬起来的能力。此外,当有人已经做了尝试但还没有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把人家看扁了,机会总是有的。

我是涛姑娘,我将一直都在,陪着你读更多的书、看更广阔的世界、塑造属于自己的丰盈人生!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