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五字是“王”字,解释为:“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
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解释:“天下所归往也。见《春秋繁露》。董仲舒说字形也。韦昭注《国语》曰:参,三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又引孔子语证董说。”其意思是,“王”表示人心所向、天下归附和向往的人。董仲舒认为,古代创造文字的人,通过三画并连接其中来表示“王”。这三画分别代表天、地、人,而能够参悟、贯通这三者的人就是“王”。
据近代文字学家考证,甲骨文的“王”字皆象斧钺之形。在古代,斧钺是一种兵器,也是权力的象征,能使用斧钺的人通常具有较高的权力和地位。
“王”字的含义丰富,常见的意思如下:
-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如王国、王法等。
-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如王公、王侯。
-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如山大王、蜂王、王牌等。
- 大:如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 姓。
另外,“王”用作动词时,读作“wàng”,有统治、称王的意思,如“王天下”“王此大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