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之战暂时告一段落,但“双十一”引来的种种纠葛还没有完全落幕,不少人陷入了令人精疲力竭的售后问题。
据报道,“双十一”时期,部分消费者反映,自己默认的付款方式莫名其妙变成了“先用后付”,不用输密码、刷脸或刷指纹确认就直接下单了。
方便倒确实是方便了。但是没承想,支付便利成了支付陷阱。
还有网友发文称,一觉醒来爷爷先用后付买了54样东西,“这玩意能退吗,目前已知他买了9个手表3口锅4个电水壶了”。这一求助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共鸣,相关话题备受关注。像这位网友的爷爷一样,一不留神就下单了一堆东西,还对代价无知无觉的消费者,恐怕还有不少。
“先用后付”的本质是一种信用消费。如果运用得当,并无诱导与推销,本可以实现商家与消费者都能满意的双赢局面。
然而,从消费者的视角而言,故事可并不只是这样。看似帮助,全是“套路”。面对“双十一”促销的诱惑,许多消费者的理智本就“不堪一击”,奈何预算有限、扣款肉痛。这时候,提供“先用后付”,让消费者无痛爽买,不知不觉就下了单,看似是一种好心,实则是一种别有用心。
消费者感受到的最核心的变化,就是加入购物车的按钮变得越来越不起眼,“一键下单”的诱导性变得越来越强,留给权衡和思考的余地变得越来越小。有的消费者只是想关注商品或先添加到购物车,方便比价和统一结算,却被诱导操作直接下单。还有些年纪较大的消费者,看不到一些小字,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用“先用后付”的方式买下了商品,后续还产生了违约金和逾期费用。
任何交易,都至少应该建立在消费者感受的基础之上。
平台经营是长久之计,不是做一锤子买卖。越是急于做一锤子买卖,越是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是各取所需,让各方都感到满意,而不是骗取一次交易后,让一方大呼上当,再也不来。对于类似的新模式新问题,监管部门也有及时关注和受理的必要。支付便利,别成了支付陷阱。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