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5.+AI时代,如何保持人类的创新主导权?

Vol.05.+AI时代,如何保持人类的创新主导权?

00:00
35:53

今天我们聊的话题,其实应该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那就是“AI的快速发展会不会让我们越来越依赖它,失去自己的创新主导权?”

现在我们用AI写文章、设计、甚至创作音乐,但当AI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的创意空间会不会反而变得更小?

其实,很多人对AI的使用是带着一种矛盾的情绪的:一方面,它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变得更方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担心会不会有一天,AI替代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今天重点聊聊

文章《赋能或去能:人工智能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from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有趣的发现,包括“ 人类的独特的禀赋 是怎么样被AI像毒药腐蚀的?如何人在创造性任务中,会有哪些坑儿?我们如何应对?”

让GPT回答“到底AI能否取代人的创意能力?”等问题


创造性的任务中,会需要我们的思维认知能力: “我应创新”&“我能创新”

在传统创造性任务中, 个体是否进行创造行为取决于对自身能力的评估, 即“我能创新”。动机受到胜任力的支配。

当传统人与人合作转变为人与AI共同完成创造性任务时, 个体会将进行创造行为视为一种角色责任, 即“我应创新”


AI工具的使用的影响,如何体现在创意生产全过程

创意准备阶段:AI 能够处理远超人类能力的信息量、挖掘有趣的研究领域来支持人类开发新想法、机会和解决方案

创意产生阶段:AI 可以支持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的探索和选择

创意发展阶段:AI 也可在人类指导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AI 等自动辅助决策技术旨在提高人类的决策效率, 但却常被人类误用。

一方面, 自动生成的信息线索很容易吸引个体注意力

另一方面, 与其他建议信息来源相比, 个体会赋予AI 更大的“数字权威”, 导致个体过分依赖自动辅助决策系统提供的信息。原因: 1.人类在决策时倾向于选择认知努力最小的方式,过分依赖AI自动辅助决策系统提供的信息。2. 人类倾向于将自动化辅助系统视为强大的智能体, 高估其能力, 认为其比人类具有更高权威;3. 使用自动化技术可能会导致人类产生社会惰化, 个体认为无需对产出结果负责而资源付出减少


AI 引致创造力困境的破解之道:自我领导调节

一方面, 克服“认知节约”倾向, 即让个体自主对信息进行全面评估, 而非直接使用AI 提供的信息建议。

另一方面, 减少社会惰化, 对自己的工作及决定保持高责任感, 在与AI共同完成创造性任务时依旧保持高度投入, 为最终的产出目标负责。在过程中监控自身不利于目标实现的行为, 对决策和行为进行控制, 管理自我以达成最终的创新目标。

最终, 通过自我惩罚不断对不良行为或认知进行内省, 抑制自动化偏差。


文章引入

网站:心理科学进展

文章:《赋能或去能:人工智能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