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发布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

我国首次发布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

00:00
03:38

11月6日,在2024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上,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这是我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公报》共4.7万余字,主要包括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国土空间自然生态评价、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行动、绿色地球中国贡献五部分内容。

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司长王磊表示,《公报》旨在集成发布中国陆海一体的自然生态基本国情,系统反映国家生态保护修复重要成效,充分展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成就,全面体现生态保护修复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978年,我国首次将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写入宪法,生态保护逐渐被提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此后,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等相继实施。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2023年,“全国生态日”正式设立。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了重大转变。

《公报》显示,我国生态保护修复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政策制度持续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创新,规划体系基本构建,技术标准有序建立,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四梁八柱”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助力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绿水青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记者注意到,《公报》评价了我国自然生态基本国情,发布了大气水、地表水、海水、成土母岩、土壤、气温等自然生态背景状况。例如,去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7.2%,比2022年减少5.2%。在已完成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范围中,我国养分中等及以上的土地面积达到197.1万平方千米、占比超70%。

在林地、草地、湿地、耕地等自然生态特征方面,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林地面积为283.7万平方千米,全国草地面积为263.2万平方千米,全国湿地面积为23.5万平方千米,全国耕地面积为128.6万平方千米。此外,《公报》还指出了我国生态风险状况。例如,去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至262.8万平方千米。我国海域去年共发现赤潮46次,累计面积1466平方千米等。

《公报》提到,我国提炼形成“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山水工程’系统修复治理模式”“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中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中国土地退化治理塞罕坝机械林场模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为全球生态保护修复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