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从“有恩”到“志平”
第二节 少年求生
那年他11岁,胖娃14岁,两个半大孩子个头还没菜担高,天没亮就去乡下收菜,没力气把菜挑到城里,只能在新南门郊外沿街叫卖,赚的钱都不够一天吃饭。于是他们白天卖菜,晚上还要去卖蚊烟。大街小巷中,两个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喊着:“蚊烟,蚊烟,二仙牌的蚊烟啰!”每晚要走二三十条街,经常半夜十二点以后才能回家睡觉。
蔬菜过季了没得卖,他们白天就改卖扇子,晚上卖蚊烟。赚钱更少,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六姑爹去看望他们,见两个孩子面黄肌瘦,非常心疼,便托人去西安清隆园说情,最后两个孩子当上了学徒,虽然没有工钱,但是供饭,每月还发一双草鞋理一次发。
清隆园是牛肉泡馍馆,老板是西安人,来成都开店专门给从西北到成都做皮货生意的商人提供饭食。马志平的工作就是收拾客人用完饭时的餐具,从早到晚楼上楼下要跑七八十个来回。还要洗餐具、打扫店堂,忙完都晚上11点多了。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没有房间睡,和胖娃挤在卖卤牛肉的玻璃柜台下面的柜子里睡觉。
三个月不到,胖娃被人收养离开了清隆园。离别时,两个相依为命的好朋友难分难舍。
胖娃的离开让马志平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心理不平衡,他明白自己的家庭情况,所以很满足有饭吃的生活。他一个人干两个学工的活儿,虽然累,但是饭碗稳定了,一个人睡在柜子里宽敞很多,胖娃的脚再也不会压到他的肚子,他也不会被胖娃的鼾声吵到了。
老板看他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勤劳踏实,替店里节省了开支,一年以后开始每月给他两元零花钱。到了1951年底,清隆园老板被运动冲击,再加上牛羊肉泡馍在成都市场小,生意不好做,只好卖掉清隆园返回西安。
当学徒的日子里,有一位从西安到成都做皮货生意的女老板想要收养他做义子,他那时候无依无靠,答应了女老板的请求,还和她去相馆拍了合影。临行前他去外祖父家辞行,两位老人一听他要去给人当义子,坚决反对,大骂他没骨气,出卖祖宗,并且带着他一道去清隆园说明情况。女老板看到两位老人老泪纵横,就没有强求,义子一事就此作罢。
清隆园停业后,马志平跟随外祖父生活,一家人全靠二舅在外地开车挣钱寄回养家。他的心中始终对外公、外婆和二舅心怀感恩,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后来的马志平。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