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文学家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官职名也不同,比如被称为太史令、钦天监等。他们擅长操作各种天文仪器白天观察太阳,晚上观察月亮和星空然后把观察到的情况如实记录下来。他们根据观察到的数据反复验算,制定和校准历法,之后呈给帝王。他们每天还要进行大量的数学计算和推演,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天象。就这样,通过一代代天文学家的努力,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是全世界最完整的。
张衡
东汉天文学家,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张衡年轻的时候喜欢到处游历,无论是西京长安还是东京洛阳,他都去过。他通五经、贯六艺,非常有学问。后来他被任命为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在天文历算、机械制造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为了纪念张衡的伟大功绩,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张衡环形_山,小行星1802被、命名为张衡星。
张衡改良制作的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依靠水力运转的天文仪器。这种浑天仪主体是一个直径四尺多(约1.3 米)的铜球球上刻有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官、黄道、赤道、南北极等铜球将传动机械与漏壶结合起来,靠漏壶的流水来运转,与天球同步,以显示星空的变化。可惜因为年代久远且装置复杂,张衡的浑天仪没能流传下来。
祖冲之
(429-500年)
南北朝时期天文学家、数学家,字文远,范阳郡道(今河北涞水)人。祖冲之的名字听起来很耳熟吧?没错!他就是那位将圆周率 π推算至小数点后七位的数学家。他不仅在数学领域赫赫有名,在天文学领域也颇有建树。祖冲之还善于制造各种精妙的机械,改造了水碓磨、指南车、一天能行百里的“千里船”等。
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38命名为祖冲之星。
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祖冲之在青年时期就决心专攻历法他发现旧历法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认真进行天文观测,并做了精确计算。终于,他的杰作《大明历》诞生了!《大明历》又称《甲子元历》,是南北朝时期最精确的一部历法。祖冲之第一次把“岁差”引入历法的编制发明了比以往的历法更加精密的置闰方法,大大提高了历法的精确性。岁差
地球每年绕太阳转动一周。由于地球自转轴存在进动现象,这会使春分点沿黄道向西移动,这就叫作岁差。岁差会影响一年时间的长度,是制定现代天文历法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行
唐朝僧人、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本名张遂,邢州巨鹿(今河北邢台巨鹿)人。张遂幼年时聪颖好学,博览经史。他长大成人后,剃度为僧,法号一行。此后,他在名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中国古代天文学传统理论认为“日影一寸,地差千里”各地太阳的位置都按照这个原理来计算。然而,通过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一行指出了这个理论的错误。同时,他根据这次测量结果,还计算出了相当精确的地球子午线一弧度的长度。
他当时虽然还没有计算出地球的周长,却为研究地球的大小提供了科学研究方法和第一批实测数据。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了《大衍历》。为了编制这部新历法,他非常注重实地测量,还参与发明了天文仪器--黄道游仪,并与灵台观测人员一起用它第一次发现了恒星位置变动的现象。经过实际检验,一行的《大衍历》比唐朝的其他历法都更加精确。
苏颂
(1020-1101年)
北宋宰相,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区)人。苏颂出身名门,官至宰相,在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是在药物学和天文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它由观测用的浑仪、演示天象用的浑象和报时装置组合而成由水力推动运转。
苏颂还为这台仪器撰写了设计说明书--《新仪象法要》这本书中有现存最早的科学星图。
这些星图由圆图和横图结合而成,是星图绘制历史上的一项新成就。
水运仪象台。这是一种台高 12 米,宽7 米的巨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的上层是用于观测天体的浑仪,中层是用于演示天象的浑象,下层是使浑仪和浑象随天体运动而报时的机械装置。它兼具观测天体运行和演示天象变化的功用并且随天象推移还有木人自动敲钟、击鼓、摇铃,准确报时。
郭守敬
(1231-1316年)元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邢州邢台(今河北邢台)人
到了元朝,天文仪器大部分都变得相当破旧这严重影响了测量的精确度。作为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郭守敬接下了重新设计天文仪器的任务。他先后发明和改进了简仪等十多种天文仪器用它们来观察日月星辰的运动。郭守敬还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史称四海测验。
他率领队伍,不辞辛劳,走遍天涯海角,亲自观测。在观测数据的基础上,他花费了4年时间编制了《授时历》《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使用了360多年。
1981 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 750 周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徐光启
(1562-1633 年)
明朝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人
中国古代历法向来有较高的准确度。但是到了明末却明显地呈现落后的态势,这是因为明朝长期不准私习天文,严禁民间研制历法。徐光启奉命拟定历法。当时,协助他的人中还有西方传教士。历时七年,他们完成了《崇祯历书》这是一部天文学著作,融合了中西方天文学知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