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十四章

第十三十四章

00:00
16:39

第十三章 免疫组织和免疫器官
名词解释
1. CTL细胞:是初始CD8+T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机制,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在机体抗病毒、抗肿瘤免疫中有重要意义。
2. Tr细胞:是在免疫应答的负调节及自身免疫耐受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一类细胞亚群,包括CD4+和CD8+T调节性细胞。
3. 初始T细胞:指未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细胞膜表达CD45RA,寿命较短,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其主要功能是识别抗原,最终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4. 效应T细胞:指初始T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形成的有免疫效应功能的T细胞。细胞膜表达CD45RO,寿命较短,不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主要向抗原所在部位、炎症等部位迁移,以发挥效应作用。
5. 记忆T细胞:指初始T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分化形成的长寿性T细胞。细胞膜表达与效应T细胞相同的CD45RO,但无效应功能。如同初始T细胞,其需接受抗原刺激后方可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但其向效应细胞分化的速度远快于初始T细胞,分化所需抗原量远低于初始T细胞,主要在机体再次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
6. 抗原递呈细胞(APC):指具有摄取、消化、加工与递呈抗原功能的一群细胞。根据APC膜分子及功能等差异,可将其分为专职和兼职两大类。
* 专职APC:指细胞膜上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以及为T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的协同刺激分子的细胞,具有较强抗原呈递能力,主要包括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 兼职APC: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不表达MHCⅡ类分子,但在炎症或细胞因子等作用下,可表达MHCⅡ类分子,具有一定抗原呈递能力的细胞,如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
7. 模式识别受体(PRR):是一类主要表达于天然免疫细胞表面,可识别一种或多种PAMP的分子。包括Toll样受体、清道夫受体等,能介导快速的生物学效应,如介导调理吞噬作用、活化补体、启动细胞信号转导和活化等。
8.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是一类或一群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共有的某些非特异性、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可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所识别。包括脂多糖、磷壁酸、肽聚糖等。其特征是通常为病原微生物所特有,为微生物生存和致病性所必须,是宿主泛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基础。
9. 骨髓微环境:主要由骨髓实质周围的微血管、骨髓基质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等组成。
10. 胸腺微环境:胸腺基质细胞一方面构成胸腺组织的支架,另一方面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胸腺细胞选择性分化发育的微环境。
11.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T细胞与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物质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法氏囊。
12. 法氏囊:鸟类特有的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13. 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指免疫细胞活化并发挥免疫效应后,诱导的一种自身凋亡。对于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14. 高度多态性:指在一个群体中,某个遗传位点存在多个等位基因,且等位基因的频率相对较高。在免疫系统中,如MHC基因就具有高度多态性,增加了免疫系统识别和应对多种病原体的能力。
15.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和参与炎症反应的作用。
16. 嗜酸性粒细胞:在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并能释放颗粒内含物。
17. 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超敏反应,通过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介导炎症反应。
18. 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小血管、小淋巴管和某些器官被膜等处,参与过敏反应的发生。
19.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能够直接识别和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无需预先致敏。
20. NKT细胞:是一类具有NK细胞标志和TCR-CD3复合受体的特殊T细胞亚群,在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
21. 归巢受体: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能使淋巴细胞定向迁移至特定的组织或器官。
22.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核心作用,包括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不同亚群。
23. 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能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24. Th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辅助其他免疫细胞发挥功能。
25. Tc细胞:即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26. 浆细胞:由B细胞分化而来,能大量分泌抗体。
27. 记忆细胞:包括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再次免疫应答中能迅速活化并产生免疫反应。
28.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和抗原提呈能力,参与免疫防御和免疫调节。
29.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有效激活初始T细胞。
知识点梳理
1.T细胞的阳性选择
是指在胸腺中,若CD4+CD8+的双阳性细胞通过其表面的TCR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结合则分化为CD4-CD8+的单阳性细胞,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后分化为CD4+CD8-的单阳性细胞,通过阳性选择使T细胞获得了识别自身MHC分子的能力。、
2.T细胞的阴性选择
是指单阳性细胞若能与APC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结合,则被诱导凋亡,不结合的则继续发育成熟,通过阴性选择使T细胞获得了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3.[补]辅助性T细胞(Th细胞)
Th细胞能识别抗原,分泌多种淋巴因子,既能辅助B细胞活化,产生抗体增强体液免疫应答,又能辅助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应答。
4.抗原呈递细胞(APC)
是指能摄取,消化,处理,加工与呈递抗原的一类免疫细胞。
专职APC:是指细胞膜表面表达MHCⅡ类分子以及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的协同刺激分子的抗原呈递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
5.模式识别受体(PRR)
是指表达于单核-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能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的受体。
6.NK细胞的AKR(活化性杀伤细胞受体)与IKR(抑制性杀伤细胞受体)
①AKR与IKR共表达于NK细胞表面,其配体均为MHCⅠ类分子。
②正常情况下,NK细胞表面的IKR与机体组织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的亲和力更高,产生的抑制性信号占主导地位,表现为NK细胞不能杀伤正常机体组织细胞。
③病毒感染细胞与肿瘤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的表达量降低,而能与AKR结合的非MHCⅠ类分子的配体表达量增加,产生的活化信号占主导地位,表现为NK细胞被活化,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7.NK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机制
直接细胞毒效应:
①穿孔素-颗粒酶途径:是指NK细胞释放的穿孔素在靶细胞膜上聚集形成孔道,使释放的颗粒酶可以通过孔道进入靶细胞内,而诱导靶细胞凋亡。
②TNF/TNFR-1途径:NK细胞可分泌TNF,其可与靶细胞膜上的TNF-R1结合,而诱导靶细胞的凋亡。
③Fas-FasL途径:NK细胞表面表达FasL,其可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从而诱导靶细胞的凋亡。
④NK细胞可以释放细胞毒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ADDC效应:即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IgG抗体的Fab片段与细胞型抗原结合后,其Fc片段与具有IgGFc受体的细胞毒细胞(如NK细胞,吞噬细胞)结合,促使这些细胞释放效应分子,依赖抗体溶解杀伤抗原靶细胞。
8.LAK细胞
即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从人的外周血中提取分离出单个核细胞(NK细胞或部分Tc细胞),将其置于含有高浓度IL-2的细胞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诱导其活化增殖而形成的比NK细胞杀伤性强,杀瘤谱广的能高效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
9.TIL细胞
即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从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分离出浸润性淋巴细胞,将其置于含有IL-2的细胞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诱导其活化增殖而形成的淋巴细胞。
第十四章 免疫应答
名词解释
1. 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出现于机体的抗原性异物进行识别,继而表现出以清除抗原为主要目的的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过程,是机体排除异己以保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包括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2. 抗原提呈:指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摄取、消化、处理、加工成抗原肽-MHC复合物并转运到细胞膜表面供TCR特异识别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和内源性抗原提呈途径。
3. 细胞免疫应答:指初始CD4+T细胞和CD8+T细胞特异识别TD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h1细胞和效应CTL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的过程。因该类应答的效应物质是被抗原激活的效应T细胞或称致敏T细胞,故将这类免疫称为细胞介导的免疫。
4. MHC限制性:T细胞受体(TCR)在识别APC(抗原提呈细胞)或者靶细胞上的MHC分子所提呈的抗原肽时,既要识别抗原肽,也要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多态性部分的现象。
5. 补体系统:是一组相互依赖的蛋白质组成,它们依次活化后可发挥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在抗体尚未产生前即可通过替代途径、MBL途径激活补体发挥溶菌、免疫调理、免疫黏附等抗感染作用。
6. 急性期蛋白: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早期,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产生TNF-α、IL-1和IL-6等细胞因子,导致机体急性期反应,诱导肝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系列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
7. 炎症: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子引起的组织损伤所产生的防御性反应。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受累组织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8. 胞外信号的跨膜转导:是指T、B细胞的胞外刺激信号越过细胞膜,通过一系列胞内生化学事件,转变成可被细胞内部识别的信号,引起细胞有关基因开放、蛋白表达及功能改变等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9. 免疫系统的自身调节:免疫系统的自身调节是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系统内部各免疫细胞之间,各免疫细胞亚群之间、各种体液中游离的和膜结合的免疫分子之间以及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之间存在的促进与抑制、正作用及负作用。从而构成一个相互制约的网络结构,使免疫应答发挥出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的最佳效果。
10. 乙型溶素(β-lysin):是血小板在凝聚期间释放的一种热稳定阳离子蛋白,可损伤革兰阳性菌细胞膜,对链球菌以外的革兰阳性菌有杀灭作用,对革兰阴性菌无效。
11. 防御素:是由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小肠Paneth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类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真菌和包膜病毒有直接杀伤作用。杀伤机制主要是通过与病原体表面的阴离子相互作用,改变病原体细胞壁、细胞膜、包膜的通透性,干扰离子运输,致病原体裂解死亡。
12. 固有性免疫应答:个体出生时具备,有先天性、有种属特异性而无个体差异,对抗原无记忆识别能力,作用范围广、作用发挥快,但作用强度弱。
13. 适应性免疫应答:个体出生后通过与抗原物质相接触后所产生的免疫能力,有条件性、特异性、记忆性、自我调节性和耐受性等特点。
14. 免疫耐受: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15. 体液免疫应答:是由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因其效应分子抗体主要存在于体液中,故将这种免疫称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应答可分别由TD-Ag和TI-Ag激发。
16. 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抗体的Fab段与细菌、肿瘤细胞等细胞型抗原结合后,其Fc段与具有Fc受体的细胞(如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结合,促使这些细胞释放多种效应分子,依赖抗体溶解杀伤抗原靶细胞。抗体的这一效应称为抗体依赖性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17. 天然抗原: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物质。它可以是生物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细胞、蛋白质、多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也可以是自身的组织细胞成分。天然抗原通常具有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知识点梳理
1.CD4+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过程
①外源性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消化、处理、加工为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表达在APC细胞表面。
②初始CD4+T细胞通过其表面的TCR对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进行双识别,为CD4+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一信号,这一信号的传入有赖于CD3分子,同时CD4+T细胞表面的辅助受体CD4分子与MHCⅡ类分子的Ig样区结合,从而增强TCR与抗原呈递细胞之间的亲和力。
③初始CD4+T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如CD28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相应的协同刺激分子如B7进行结合,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④接受双信号刺激的初始CD4+T细胞增殖分化为Th1细胞,Th1细胞接触抗原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而发挥免疫效应,其效应包括:
a.通过释放TNF-β诱导靶细胞凋亡。
b.集聚并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发挥清除抗原作用。
c.扩大免疫队伍,放大免疫效应。
2.Th1细胞也被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TH)
3.CD8+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过程
①内源性抗原被靶细胞处理、加工为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表达在靶细胞表面。
②初始CD8+T细胞通过其表面的TCR对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进行双识别,为CD8+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一信号,这一信号的传入有赖于CD3分子,同时CD8+T细胞表面的辅助受体CD8分子与MHCⅠ类分子的Ig样区结合,从而增强TCR与靶细胞之间的亲和力。
③初始CD8+T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如CD28与靶细胞表面相应的协同刺激分子如B7进行结合,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由于靶细胞表面通常低表达B7等协同刺激分子,常需要APC及Th细胞的协助。
④接受双信号刺激的初始CD8+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CTL具有特异直接杀伤抗原靶细胞的功能,其杀伤效应分两个阶段:
a.效靶细胞结合阶段。
b.靶细胞溶解阶段:穿孔素-颗粒酶途径,TNF/TNFR-1途径,Fas-FasL途径。
4.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由TD抗原诱发)
①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BCR特异性识别抗原表位并与之结合,为B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一信号,这一信号由Igα/Igβ传入胞内。
②B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可将抗原-BCR复合物内化,处理加工为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表达在B细胞表面,由CD4+T细胞识别,CD4+T细胞增殖分化为Th2细胞,其表面高表达协同刺激分子CD40L,与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CD40结合,B细胞获得活化的第二信号。
③接受双信号刺激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可分泌抗体,可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如下:
a.激活补体:发挥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
b.调理吞噬作用:
调理作用:通过抗体或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抗体的调理作用:抗体的Fab片段与抗原结合,Fc片段与具有相应受体的吞噬细胞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称为调理素,其一端可与靶细胞或免疫复合物结合,另一端可与吞噬细胞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
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是指IgG抗体的Fab片段与细胞型抗原结合后,其Fc片段与具有IgGFc受体的细胞毒细胞(如NK细胞,吞噬细胞)结合,促使这些细胞释放效应分子,依赖抗体溶解杀伤抗原靶细胞。
5.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①抗体在体液免疫应答中的产生分为潜伏期、对数期、平台期、下降期四个时期。其中抗体量在平台期达到最大。
②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可分为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其中再次应答相对于初次应答来说,潜伏期短,到达平台期时间短,平台高度高,下降期长,亲和力高,且主要为IgG抗体。
③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两次抗原注射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和过短。不宜过短是因为初次应答的抗体会与再次注射的抗原结合,不宜过长是因为记忆细胞并非永生。
6.免疫耐受
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异无应答状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