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消费,拒绝任何形式的“借一步说话”|九派时评

双十一消费,拒绝任何形式的“借一步说话”|九派时评

00:00
03:18

近日,各大电商平台已陆续拉开“双十一”网购促销的帷幕,多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或者消保委纷纷发布“双十一”促销合规提示及消费提醒。盲目囤货不可取,按需购买不浪费。每逢大的“消费时间节点”,此类消费提醒就会给到消费者,希望消费者少走弯路、少被忽悠。尽管提醒内容多有“重复”,但也反映出一些消费者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的骨感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市消保委方面提醒,近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其在网络电商平台看中商品后与经营者沟通过程中,被诱导添加个人微信,或其他方式进行平台外支付交易,最终造成维权难的现象。近日,公安部网安局也曾作类似提示。这一提示很有必要性。

现实中,因离开平台交易而导致权益受损的案例,比比皆是。广东新闻广播报道过,2022年2月,杜女士向广东民声热线投诉称,其在某直播平台被商家引导至微信下单消费,花了9700元购买到假翡翠原石,商家却联系不上。脱离平台交易,坏处很明显。其一,存在被商家“量身”套路的重大风险。此时,离开了平台设置的监管体系,有些不怀好意的商家肆意“腾挪”的空间剧增;其二,在“私聊”的状态下,卖家很容易预先通过话术规避风险,避免留下铁证,买家一旦失去了证据链,将来维权很难说得清;其三,即使卖家不是骗子,也可能“看人下菜”谈价格、卖东西。在某二手平台上,此类商家不少,他们标的是虚价,诱导人“换个地方”详谈。值得一提的是,离开平台上微信“私聊”已经很不安全,若是离开微信,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下交易,保障性更弱,风险更大。

显然,作为商家,希望脱离平台交易,有省下平台手续费的利益诉求;作为骗子,更是希望带买家进入无监管的领域交易。此种行为,不仅将消费者置于不对等、不公平甚至危险的交易环境,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更扰乱了消费秩序、恶化了消费生态。

消费者当尽可能拒绝任何形式的“借一步说话”。要知道,在正规平台交易,才有基本保障,离开了正规平台的“守护”,消费者就很可能成为他人“案板上的肉”。针对乱象,平台也得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技术防范力度,有力制止商家诱导消费者脱离平台交易的行为,并对违规商家加以惩治。脱离平台交易毕竟对平台不利,因而平台也可以出台激励性措施,鼓励消费者截图留证据,向平台举报。理性消费、清醒沟通,是消费者必须掌握的“避坑技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