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海上封锁与台海战史

历史上的海上封锁与台海战史

00:00
03:29

在战争史上,海上封锁曾经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海上封锁是海权发挥作用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也是海权发挥作用的一种方式。海权论鼻祖马汉高度重视海上封锁的作用和相关的战略战术。海上封锁的意思不仅是用海军占有制海权,控制海洋不让敌军使用,而是要进一步把敌人封锁在港口里和陆地上,不让敌人出海。自古以来海上封锁常常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形式。

清朝初年,为了平定割据台湾的明郑军事集团,顺治八年,也就是1651年清廷下令实施海禁,于顺治十三年发布上谕,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贸易,这就是清初“海禁”。根据清朝的命令,“片板不许下海”,犯禁者一律处决,货物入官,犯人家产全部赏给告发人,地方文武官一律革职,从重治罪。这样做的目的是切断仍然打着明朝旗号的台湾郑氏延平郡王政权和大陆地区之间的贸易,好削弱明郑政权的海权,从经济上对它实施打击。

在海禁实施之前,明郑一直利用在清朝控制区内的秘密贸易网络,在东亚周边和中国之间做生意,获取大量钱财和物资,好发展自己的反清军事实力。但在海禁实行之后一段时间,东亚和大陆之间的海上贸易基本绝迹,台湾郑氏政权也被迫把自己的经济基础转为在台湾本地搞农业开发为主,海权实力大大下降。清朝在海禁同时也致力发展海军舰队,在时机成熟时以施琅为统帅,跨海登陆统一了台湾。

更晚一点,在1806年拿破仑发布柏林敕令,实行著名的“大陆封锁”,做过和清朝类似的事情。拿破仑发现在长期战争中,法国无法直接在海上击败自己的大敌英国,因为英国的海军比法国的海军强大,更善于海上作战。于是拿破仑在击败普鲁士之后,决定以反向海上封锁的方式窒息英国经济,好让英国海权失效,从经济上打垮英国。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就是沿着欧洲大陆的海岸线实施监控,不许来自英国的船和人靠岸、上岸和运输货物。

这样一来,拿破仑控制的西欧和中欧就和英国完成了全面的经济切割。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大陆的海岸线尽头非常遥远,英国人还可以和北欧、俄罗斯贸易,然后让贸易链辗转进入欧洲中心,拿破仑只好发动对俄罗斯的远征。看上去像是拿破仑要控制全部大陆,其实只是为了把英国人赶出全部大陆。这种封锁的代价比用海军封锁英伦三岛要大很多倍,但是拿破仑没有办法。

海上封锁也带有类似贸易战的副作用,想要奏效,往往需要有战略耐心,它不同于奇袭敌军海军基地的战法,就像空袭珍珠港那样,相反,处于弱势的海军不敢出战来打破封锁,就是海上封锁常常变成死伤最小的海战形式。但在高度对外依赖的全球化时代,很多经济体的供应链经不起封锁。比如台湾地区的核能、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10%,煤炭发电占三成,储存量仅够30天,但是目前也在规划扩大到够50天用。台湾天然气储存量很小,计划扩充到够12天用,如果相关设施完工可能也可以扩大到15天。也就是说如果发生封锁,最多半个月台湾就没气可用。封锁战的好处就是基本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易成城下之盟,更不用说同时通过空袭打掉关键的几个能源设施和发电站,可以让生效更迅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