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疆拓土有手段?好战不善战的俄罗斯如何成功鲸吞西伯利亚?

开疆拓土有手段?好战不善战的俄罗斯如何成功鲸吞西伯利亚?

00:00
06:47

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为辽阔的国家,俄罗斯的领土面积高达1709万平方公里。

而在这如此广阔的国土中,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而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存在,也让作为欧洲国家的俄罗斯,显得不伦不类。

而更尴尬的是,虽然西伯利亚和远东的面积如此广阔,但俄罗斯在历史上征服的难度却最小,在东欧和黑海地区步履维艰甚至不断反复时,俄国对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征服可谓一日千里、势如破竹。

那么,为何会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呢?明明历史上的俄国从来都是“好战而不善战”的代表,静夜史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

东方对手太弱,而这种“弱”不仅体现在实力上的相虚弱,更体现在战略眼光上的短视。

今天的很多人,对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从来痛心疾首,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如果我们的先人稍微给力点,那么今天的西伯利亚早已是我们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本不会有俄罗斯什么事。

这听起来令人义愤填膺,但却充满着荒诞不羁。因为自古以来,我们对西伯利亚就从来没有进行过有效的管理。

在谭其骧主编的历史地图中,我们古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一度很广阔,尤其是元朝疆域图中,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最北界都到达了北冰洋沿岸。

但现实情况是,在西伯利亚的广阔区域,尤其是广袤的西伯利亚针叶林以及冻土导致的大面积沼泽,让生存都成为大问题。

虽然蒙古是游牧民族起家,但西伯利亚北部的很多地区连游牧都无法进行,很多甚至都是无人区。如果说无人区都可以纳入版图的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对月亮宣称主权,这无疑是非常扯淡的。

事实上即便是谭其骧主编的权威地图,北部的疆域也从来都是模糊的,这种疆域界限某种程度上更像是过渡带,所以它们从来都很平直。

而这种平直,基本都维持在北纬58度附近,这是郭沫若等历史学者经过一系列详细考证后得出的结果,也是东亚和西伯利亚的分水岭,界限附近有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以及萨彦岭等地物。

因为北纬58度附近的地区,地形整体向北倾斜,来自北极的极地东风能在冬季轻易吹透这里,而向北流动的河流也容易在春季导致凌汛,夏季形成沼泽,地表环境对游牧民族尚且难以适应,对要求更高的农耕文明就更是如此。

从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但凡开疆拓土猛烈尤其是北部疆域极大扩张的王朝,基本都有少数民族的影子,今日我国的辽阔疆域,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清朝在中前期的开疆拓土。

正是由于清朝在东亚的猛烈扩张,尤其是对蒙古广大地区的征服,才奠定了我们今日的领土格局。

不过即便清朝扩张再猛烈,也难以在北方突破北纬58度线的“天花板”。

1689年,在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的交锋中,清朝迫使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俄两国的东段边界。虽然没有达到确定中段边界的目标,且在胜利的姿态下还让出了尼布楚地区,但达到了稳定清朝东北的目标。

随后在1727年,清朝再度以让出贝加尔湖周边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代价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稳定了两国的中段边界。

此时的清朝国力如日中天,但依然止步于北纬58度线甚至更难,这已经很明显地说明了以清朝为代表的东亚政权,对西伯利亚天然地缺乏征服的主观能动性,毕竟这片冰窖一样的土地,实在没有利用的价值。

甚至在1867年沙俄“强行”将阿拉斯加兜售给美国时,很多美国人还认为美国花了重金买了个冰箱。资本主义世界的眼光如此,小农经济时期的清朝又能高瞻远瞩到哪里去?

但是对沙俄而言,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首先相比于西欧列强而言,沙俄无疑是落后的代表,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沙俄,相比于蒙古后裔喀山汗国以及西伯利亚汗国这样的落后政权,沙俄拥有着巨大的代差优势。

比如1582年,斯特罗加诺夫雇佣名叫叶尔马克的哥萨克指挥官,率领1650人的私人远征军跨过乌拉尔山进攻西伯利亚汗国,在人数远逊于对方的情况下,凭借良好的组织、火器和胆略,打败了以逸待劳的对手,开启了征服西伯利亚的开端。

对于农耕和游牧民族而言,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不仅没有利用的价值,更意味着巨大的征服成本,这足以拖垮任何一个征服者。沙俄虽然先进,但必然也难以承受这样的巨大代价。

但是沙俄拥有着自己的征服秘籍,那就是和雇佣兵合作。事实上这种模式古而有之,包括哥伦布本质上都是西班牙王室的打工人。而沙俄选择的打工人,就是哥萨克。这些长期生活在东欧大平原的民族,有着野蛮的征服欲,正是沙俄统治者所需要的,所以他们很快达成了协议,结成了同盟。

比如1570年,沙皇伊凡四世授权哥萨克人作为边境防卫军队,代价是肯定他们在顿河下游地区的权力,随后哥萨克开始以沙皇的名义在西伯利亚攻城略地。

17世纪后,沙俄承诺给哥萨克人提供定期的津贴,包括谷物、枪支和弹药。这使得原本作为独立王国的哥萨克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不得不受制于沙俄,并最终臣服于沙俄的权杖之下。

而沙俄也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广袤的土地,甚至将侵略触角伸向了阿拉斯加和夏威夷。

相比于清朝自南向北遭遇的气候突变,沙俄自西向东的扩张虽然遭遇的气候也是越来越恶劣,但总体而言属于渐变,难度大大降低。于是:

1600年,哥萨克前锋抵达贝加尔湖西部和北部;

1639年,哥萨克抵达鄂霍次克海沿岸,势力抵达太平洋沿岸;

1643年,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

19世纪上半叶,沙俄最终征服中亚;

随后清朝盛极而衰,沙俄的侵略步伐也逐渐加快。

1858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蚕食黑龙江北;

1860年,沙俄通过《北京条约》夺取乌苏里江以东;

1864年,沙俄夺取《勘分西北界约记》鲸吞外西北......

随着对清朝领土的不断蚕食,沙俄在夺得大量毛皮的同时,距离走向四大洋的战略目标也越来越近。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黑茶139

    元朝就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