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虽然大家对“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司空见惯了,但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成语中的“司空”是谁?他又见惯了什么?
“司空见惯”的典故最早记载于唐代文人孟棨的一本著作《本事诗·情感》当中,故事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以及当时的一位“司空”有关。
“司空”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后代多沿置,作为权臣之加官,地位很高。唐代时,司空虽已是虚职,但属于正一品,位列“三公”。
众所周知,刘禹锡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诗人,他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华丽的成语,如“楚水巴山”、“平地风波”、“山明水净”、“前度刘郎”……当然,还有这个“司空见惯”。
相比其他诗人,刘禹锡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正可谓意气风发,一路升官,很快就当上了监察御史。但没多久,刘禹锡就因为参与王叔文领导的革新变法,而跌了一个大跟头。改革最终宣告失败,王叔文被处死,作为核心人物的刘禹锡也受到极大牵连,被贬到远州蛮荒之地为官。
一直到大和元年,刘禹锡才终于结束了20多年的流浪生涯,被调回洛阳任职,后又被任命苏州刺史。
虽然此时刘禹锡的官职不高,但他的名气非常大,甚至可以说闻名天下,很多达官贵人皆以结交刘禹锡为荣。
有一天,刘禹锡收到一封邀请函。一般情况下,刘禹锡都是看完随手就丢了,但这次看到落款人的名字,他有点犯难,虽不太想去,却又不好拒绝。原来,这次请刘禹锡吃饭的是浙东观察史李绅——就是“司空见惯”里的李司空,后来还位居宰相。
乍提到李绅,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提到他写的《悯农》,那可是没人不会背。
其实刘禹锡和李绅的关系很一般,但不管怎么说,毕竟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况且李绅比刘禹锡官职要高很多,人家主动请他喝酒,他不能不给面子。
可这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李司空选的地方,那是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豪华到词穷;宴会之高端,酒菜之丰富,歌姬之美丽……让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刘禹锡,瞬间惊掉了下巴。
刘禹锡满脸诧异地小声问道:“如今天下百姓受难,咱们如此奢侈荒淫,不大妥吧?”
李绅呵呵一笑,挥着手说:“刘大诗人呀,在我这里天天都是这样的,属于家常便饭,没什么奇怪的,习惯了就好,习惯了就好……说着举起了酒杯。”
刘禹锡尴尬地看着李绅,心里暗想道——这还是那个苦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人吗?
纵有美食好酒,美人助兴,但刘禹锡却百感交集。这时候,一位长相出众的歌姬,在唱完一曲《杜韦娘》后,款款来到刘禹锡身旁坐下,欲伺候刘禹锡饮酒。
此情此景,刘禹锡顿时皱起眉头——要知道此时的苏州正逢水灾,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己刚刚向上请旨开仓赈饥,免赋减役,此刻却面对着如此花天酒地、歌舞升平的场景,怎能不让人痛心呢!
思索片刻,刘禹锡便张口吟出了一首《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大致意思是说:美女歌姬,美酒佳肴,这样的大场面,您见得多了,觉得很平常,但对我这个寒酸的刺史来说,那就很惆怅,很痛心了。
纵观全诗不难发现,刘禹锡是在用这首诗嘲讽李绅忘记初心,同时更表达自己对李绅代表的这一阶层奢华风气的不满,以及对苦难百姓的怜悯同情。
因此,“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最初的意思就是指司空李绅,见惯了奢靡的生活。
当然,经过一千多年的使用与磨合,这个成语的含义也愈加广泛,现在已经不含褒贬,通指对某些事见得多了,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