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盘我买入了工商银行股票。此事,在朋友中引发了不少争议。
有粉丝朋友问:工商银行今年以来涨幅很大,你现在买工商银行是不是有追高之嫌?
首先,这位粉丝朋友提出这个问题,无形中暴露出他在投资中有两个思维误区:
误区1 通过历史涨幅来判断未来股价的上涨空间
2019年时我的一篇文章里表示海天味业、片仔癀、福耀玻璃等股票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未来有较大的上涨空间。结果当时遭致不少人的咒骂,他们说我是庄托,向大家推荐已经涨了五、六倍的股票,明显就是想割韭菜。后来的行情走势证明了我的正确,这些股票在后面的2020、2021这两年时间里又至少上涨了二、三倍。
大家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思维误区——因为过去已经涨了很多,所以未来不太可能上涨了。股价不是弹簧,不是拉伸得太长了,后面就一定缩回来。股价的背后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只要业绩一直增长,公司的股价可以上涨十倍、百倍、千倍、万倍------理论上可以一直地无限地上涨。
以工商银行为例,虽然今年以来涨幅不小。但是直到现在,它的股息率依然接近5%。在当下的低利率时代,5%的回报已经是相当有投资价值的品种了。仅从股息率这点来看,工商银行就很有长期投资价值。
另外,从市盈率上看,它的市盈率仅有6倍。而国外的同类银行,市盈率一般为10倍左右。从市盈率上看,它的估值也不高。从市净率上看,现在它的市净率是0.66倍。股价都跌破净资产了,这点上看它的估值也偏低。
以前,市场看空银行,是因为担心银行会被地产行业拖累。现在地产行业已经暴雷了,大家看到银行业并没有受到地产行业的多大影响。而且国家最近又表示要给银行注资。
有粉丝朋友说银行有大量的坏账,但是他们没有关注到的是最近两年来国家有很多政策其实都是在保护银行,都是在防止风险传导到银行。整治房地产其实也就是在保护银行,还有防止信贷资金进入股市也是在保护银行。最近推出的化债其实又何尝不是化解银行的风险。
国家近年来高度关注银行的风险。国家绝对不会让银行出现重大问题。这事关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未来要成为金融强国,怎么可能让银行出现重大问题呢?
这些事实说明过去市场对银行业的看空是错误的。我国银行板块的估值过低,这是不合理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管理层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原因。
很多央企股票被市场长期错误定价。现在管理层认为这种现象必须要纠正,认为我们不能照搬西方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要建立符合我国经济特色的估值系统。凭什么国外的私人银行市盈率10倍,我国的银行市盈率只有5倍?我国的公有银行有国家信用作背书,实际上应当有比国外私人银行拥有更高的估值才对。这个问题,以前我在讨论“中特估”概念的时候讲过。估计不少朋友没有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深义。
如果,未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立起来,那么现在的不少央企股票的股价都会翻倍。那时A股的大盘指数点位会是多少点?股票投资重要的是看未来。估值,估的是未来的值,不是历史和现在的值。
误区2 认为追高是股票投资亏损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股民股票亏损的重要原因并不是追高,而是买了估值过高的股票。比如,一只股票一年内涨了50%,如果它的估值目前依然合理,那么它就值得买入。买入它以后虽然我们可能会短期、中期被套,但是从长期看我们最终盈利的概率非常之大。反之,一只股票一年内下跌了50%,我们抄底买入,如果它的估值依然很高,那么我们即便没有追高,我们的长期投资风险也是极其巨大。
股神巴菲特买的不少股票其实都是追高。例如,他买的苹果股票,他买苹果时,苹果的股价其实早已经上涨了很多倍。尽管如此,巴菲特最终还是在苹果股票上赚到了钱。虽然巴菲特追了高,但是,他买入苹果时的股票估值依然合理,所以他追高了,不但没亏钱,反而还赚了不少。
有人会问:“那你为什么不在工商银行估值更低,股价更低时买入呢?反而在涨了不少以后买入呢?”
我没有在更低的位置买入工商银行与巴菲特没有在苹果股价更低时买入苹果股票是一个道理——没有人拥有能真正透视未来的眼睛。投资,投的其实就是概率。很多时候,我们的股票投资的配置是基于组合的均衡与风险控制的考虑,必须要进行各种概率上的考量,错失大量的机会是必然的。
注:本文章所谈及股票仅为个人投资笔记,不构成股票推荐,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股息率还没 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