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学者:伊以冲突升级造成七大战略性后果

英学者:伊以冲突升级造成七大战略性后果

00:00
05:25

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10月11日刊登题为《伊朗的以色列战略已经改变》的文章,作者是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东中心访问学者阿拉什·赖辛兹哈德。文章摘编如下:

伊朗10月1日用大量导弹第二次袭击以色列领土,标志着两个地区强国之间的持续冲突出现重大升级。不论是否会爆发全面地区战争,伊朗和以色列互相攻击已经导致一种新的地区力量格局出现,其持续时间将远远超过此次对抗本身。伊以冲突带来的七个战略性后果已经清晰可辨。

首先,伊朗的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基础正逐渐从依赖地区非国家军事盟友转向新型威慑。这一深刻转变可以从伊朗替换军事组织关键人物看出。这表明伊朗的灰色地带战略——优先考虑通过包括哈马斯和真主党在内的非国家盟友进行非直接冲突——现在正变成辅助方式。

其次,伊朗放弃了“战略忍耐”立场。自与伊拉克的8年血战结束后,伊朗军方领导人采取了基于忍受大量痛苦并择机实施报复的秘密战略。但是,以色列几十年来持续破坏伊朗领土的行为已经让伊朗的“战略模糊”降级为以缺乏报复行动为标志的被动战略忍耐。尽管明显不愿在国内政治方面作出大胆决策,但伊朗现在已经第二次放弃战略忍耐。在来自有影响力的支持者和国内更广泛民意的巨大压力下,伊朗断定,未能展开报复行动将标志着战略转折点。

第三,伊朗现在已经建立了一项公开可见的威慑政策。伊斯兰革命卫队强有力的报复展示了伊朗对以色列实施破坏性攻击的意愿和能力。与4月份的第一次攻击不同,第二次导弹袭击更为成功,穿透了以色列先进的防御系统。尽管以色列领空是世界戒备最森严的领空之一,配备最精密复杂的反导技术,但仍有几枚伊朗导弹成功击中以色列的重要机场。这彰显导弹力量在伊朗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凸显伊朗导弹能力在今后同西方的磋商中很可能不容谈判。德黑兰现在也许更有动机加强其军事能力,可能涉及部署苏-35战机,购买俄制反导防御系统及扩大同莫斯科的军事合作。

第四,伊朗对以色列的红线被重新定义。近15年来,特拉维夫对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进行多次破坏性打击,甚至直接针对伊朗高级将领。但今年4月初以色列对伊朗驻大马士革领事馆的轰炸越过了至关重要的界限,促使伊朗两周后用不太先进的导弹和无人机回击以色列。这标志着伊朗对以色列的传统红线崩溃。为了回应以色列不断的行动,伊朗报复的目标是重新建立一定程度的威慑。伊朗再次越过了两条重要的红线:从伊朗本土打击以色列和把矛头对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伊朗的信息很明确:伊朗自身领土的神圣不可侵犯是政府和社会的一条基本红线,即便它无法完全让它在黎凡特地区的军事基地不受以色列的空袭。在没有稳定确立的红线遏制伊-以对抗的情况下,双方很可能设法通过持续针锋相对的打击来重绘界线,特别是在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前夕。

第五,伊朗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明显上升。从最近的袭击中获得的软实力有可能让伊朗在伊斯兰世界重新受到欢迎——德黑兰坚定支持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让这种欢迎受到了影响。自以色列同哈马斯在加沙的战争爆发以来,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社区对伊朗的支持明显加强。尽管如此,伊朗仍然缺少有说服力的地区计划,并可能在充分利用此次机遇和把影响力变成地区力量态势的切实改变方面面临挑战。

第六,以色列对伊朗的报复行动可能极大地改变德黑兰的核政策。伊朗国内有很强烈的声音主张把追求核力量作为恢复国家全面威慑力的战略手段。这些支持者称伊朗阻吓以色列侵略最有效的工具是全面部署核武器的战略决定。因此,以色列发动军事打击的可能会进一步加快德黑兰追求核力量的脚步。

第七,这场冲突凸显技术强国和地缘政治强国之间的碰撞。伊朗从重要的地缘政治优势中获益,而以色列的致命弱点在于其地缘政治的脆弱性,被限制在约旦河与地中海之间的狭小区域。这种地缘政治差异塑造了它们各自的战略:伊朗偏爱其非国家盟友网络支持的灰色地带行动,而以色列依靠以技术优势为根基的先发制人的第一波打击。虽然技术在军事革命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地缘政治因素在确定地区竞争走向方面仍然非常重要。技术会削弱长期地缘政治现实的影响,但无法完全消除。

伊以冲突升级可能挑战美国外交政策中关于“中东结局”的过于简单的论述。从更广泛的背景看,华盛顿在印太和欧洲-大西洋地区的重大竞争的命运越来越多地受到波斯湾-黎凡特轴心影响。这一动向正在重新定位中东的地缘政治。伊以冲突是它的早期表现之一,但还远未到终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