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溯最原始版西游记”
现代流行本的《西游记》因为情节删减严重,整体思想就显得莫名其妙了。就咱们《唐僧取经念词》来说,他并不是要表达佛教或道教如何如何 ,跟佛儒道之争没一毛钱关系。他要讲的是修道之人该如何“周行妥善”地去修法和修行。
可以说今本《西游记》只是《唐僧取经念词》的后半段,且还是简化版。如来东向传经、唐僧西去求经两两相合的故事,只是“周行妥善”修道法门的一部分而已。妥善的认知,又叫周知,所以“周行妥善”又叫“周知周行”。文始道的“周知周行”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些相似,但是多强调了一层“周”的要求。
01
佛经东传、唐僧西去
佛经东传、唐僧西去,要表达气脉导引术里的金木二行“龙虎交媾”思想,并且还不是普通认识的“男龙”“女虎”,而是“女龙”“男虎”,所谓“木母金公”。
这又与古老的牛郎织女故事的“东女西牛”要表达的阴阳和合人伦之理相类似,表达的是五行里金木交媾的思想。在文始道易学五行思想里,水火是气,是可以互化的;而金木是质,不能互化、但是却可以交媾衍生出万物。而万物之形质又会进一步气化为水火二气
《参同契》说“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举东合西”,就是唐僧西去,东木代表欲望,西金代表筋骨肉体。可以说任何一门修法法门本质都是一种欲,都是一种“以欲练身”的方法。“举东”,就是举欲,就是炼欲。最终要达到东西相合,金木之质化为水火之气,即炼欲化气。
欲,不是压制没的,而是化没的,就是文始道“厌欲”的思想。经历他、看透他,也就那么回事儿,也就好释然了。整个西行过程,就是历欲、炼欲、化欲的过程。这与其他靠戒律强行压制欲望的法门是有本质区别的。
02
师徒五人也不是五个人,各代表了一个人的五行属性
师徒五人也不是五个人,各代表了一个人的五行属性,合起来就代表了一个完整的修行人。虽然这个人五行具备,但是不懂阴阳、水火、金木相合、相化之理,需要修。西行是其中的一项修法,是一个人调动自己所有的毅力“拖着”木气之“魂(欲)”(猪八戒最不愿意西去)去和金气之“魄(肉体)”交媾的。
“金气”也还代表了“善斗”的一面,所以在《念词》里佛如来也是善斗的,为了自己一方诸侯之位也是不择手段的。他的所谓“佛法东传”也是为了“金木龙虎交媾”。目的都是为了“和”的修道最高境界。
当然,这个过程是不讲善恶的,也是无关善恶的,只是立场(气的属性)不同而已。你觉得你是对的,他觉得他没有错,阴阳本就相对、哪有善恶?整个一部《道德经》、整个一部《易经》费口舌讲善恶了吗?
没有!讲善恶,说明你太主观了、太偏执了,太不懂道家的阴阳相对的概念了。所以,只能讲你用你觉得“最合适的手段”达到你自认为“合适的目的”,就是文始道文化核心思想“周行妥善(周行周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