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绝境,而塑品行

历绝境,而塑品行

00:00
03:54
历绝境,而塑品行

使人高贵的,是品格;而伟大品格的塑造,必然离不开苦难的磨砺。

正如《孟子》中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为常人所不能为。

对王阳明而言,也是如此。

被贬至贵州修文县龙场驿站时,摆王阳明面前的不仅是未卜的前程,还有生存方面的巨大难题。

那里“万山丛薄,苗、僚杂居”,瘴疠丛生,犹如原始森林。

初来乍到,王阳明连居住的地方都没有,再加上水土不服,语言不通,境遇之难可想而知。

然而,也正是因为经历过如此恶劣的条件,知道世间还有这么多正在备受苦难的人,才更激发了他想拯救众生于疾苦之中的决心。

在龙场,王阳明一边开荒种地,一边致力于开化教导当地人。

之后还成立了“龙岗书院”,聚徒讲学,将自己潜心研究的学识传授给他人。

白日的忙碌过后,夜晚则是他的静坐时光。

在日复一日的困苦中,王阳明开始思考超越苦难的圣贤之道:如果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会怎么做呢?

终于在某个深夜,他大彻大悟,仰天长叹,“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意思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通往圣贤之道的力量,不需要再向外寻求。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喻示着王阳明人生新的起点。

从此时起,他在品格上真正脱离凡俗,实现了蜕变。

他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道:“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是那些凶险异常、进退难艰的局面和处境,才让我从中悟出阳明心学的理论所得。

应对绝境的态度,检验不只是人的承受能力,还有人性的尊严和光辉。

就像一颗蝉,要在暗无天日的泥土下生存3年,默默忍受寂寞与孤独,却从无怨言。

而待到时机成熟时,它们便会化成知了,勇敢爬上树枝,迎接向往已久的阳光,纵情鸣叫。

“金蝉定律”告诉我们,苦难的土地,也是催人成长的养料。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当熬过了最深的绝境,你也就活出生命的意义,拥有了高贵的灵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