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一段由游客上传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中,游客称洛阳某博物馆存在以照片代替实物展览的情况。该游客表示,自己花费60元购票进入博物馆后,发现部分展品为玻璃框架内的文物图片。随后博物馆方面解释称,博物馆入馆的确需要购买门票,馆内并非所有展品均为照片,而是部分展馆采用了视图展示方式。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博物馆共两层,设有四个展馆,其中仅有一个展馆部分采用展品视图展示。
文物不够,图片来凑。有馆无宝,只剩“耍宝”。“用照片代替实物”,这家博物馆的操作,简直如同儿戏一般,对游客糊弄得理直气壮。在回应相关质疑时,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四个展馆,其中仅有一个展馆部分采用展品视图展示。”一个“仅”字,颇有不以为意、云淡风轻之意。然而,在游客和网友们看来却又是另一番观感:一共就四个馆,居然就有一个馆严重注水,这分明就是坑蒙、欺客,颇有羞辱智商之嫌。
从近年的趋势看,博物馆热方兴未艾。其不仅是一种文化生活选项,同样也成为某种大热的旅游行程安排。不仅本地人爱逛博物馆,外地游客也热衷慕名而来打卡。由此,就导致了一个直接后果,那就是核心博物馆、优质博物馆人满为患,参观体验急转直下。随着第一梯队展馆过载,大量的逛展需求被挤出,从而转向了低等级的“小博物馆”——这类博物馆很多原本就是禀赋有限、门庭冷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抬爱和人气,一时间“消化不良”实则也可以理解。
博物馆热高烧不退,带来的另一结果是,“游客太多,文物不够用了。”需要明确的是,现实中,仍有不少文物积压在库房,但是从“文物资源”转化为“上架展品”,是一个急不得的过程。而作为变通权宜之计,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大馆之间开展了频繁的交流,通过“借展”“临展”等等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只是很遗憾,那些“先天不足”“筹码有限”的小馆,就无缘这种资源交换了。如果说“有馆无宝”实属无奈,那么“照片凑数”确乎是昏招中的昏招了。
开馆办展也要讲究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有多少宝贝收多少门票。摆仿品、放照片蒙事,分明与消费欺诈无异了。博物馆热的浪潮下,小馆亟需找到适合自己的体面活法。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