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俄罗斯》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反叛精神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俄罗斯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通过夸张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俄罗斯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马雅可夫斯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个叛逆的自我形象,通过自画像的方式,展现了他对传统和权威的挑战。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密洛维奇.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苏联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剧作家。早年参加未来派诗歌运动,同时很早就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曾3次被捕,在狱中阅读大量文学作品,包括莎士比亚和拜伦、托尔斯泰等人的。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创作极为丰富,诗风别具一格,强调诗歌意境的音响、色彩和运动效果。1930年4月14日,诗人开枪自杀,身后留下13卷诗文。
《致俄罗斯》的背景是20世纪初的俄罗斯,这是一个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马雅可夫斯基生活在苏联成立前后,见证了革命的浪潮和社会的巨大变化。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集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