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售票机买票、闸机前刷卡、进地铁站、等待站台门打开、登上列车、再刷卡出站……这些乘坐地铁再普通不过的步骤,背后却离不开地铁人夜以继日的检修和保障工作。今年国庆假期,北京“七站两场”的到发旅客量预计超过1600万人次,地铁也迎来了大客流,多条地铁开启延时运行模式。
每天深夜,京港地铁的通号、设施、轨道等岗位上的工程人员仍需在岗位上值守,假期对他们来说并非休息,而是更高的工作标准和更快的检修节奏。在庞大的客流量下,任何一个乘地铁的小步骤都不能出现差错,有的检查动作,轨道巡检员每个深夜都要重复一千多次。
通号维修员
一项票卡功能要测试100次
9月29日深夜11点,对于乘客们来说,地铁一天的运营工作即将落下帷幕,而京港地铁16号线通号维修工程师韩宇却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在一处进出站闸机前,韩宇娴熟地半蹲着身子,手持专用钥匙,打开闸机扇门,对设备进行“体检”。韩宇所在的部室主要负责16号线1016台自动售检票设备的日常巡检、预防性维护及故障处理的工作。
国庆假期,来京出游的乘客大幅增多,售票设备的稳定与高效对于保障乘客的顺畅出行至关重要。因此,韩宇和同事提前一周便进入了“保障状态”,对全线的售票设备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与维护。他们不仅需要清洁机身、调试系统,针对一些设备还要进行更换零部件的检修。
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让韩宇已经摸透了这些售票设备的“脾气”。每次检修时,他总会提前一些到,趁着运营时段还未结束,观察乘客使用闸机或其他售票设备时的运行状态,初步查看设备运转情况。有时,除了通过后台信息、检修日志查看设备状态外,他还会仔细聆听,仅凭设备的电流声、电机运转时齿轮转动的摩擦声,韩宇便可以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判断设备健康与否。
“以自动售票机为例,我们在进行针对性检修时,需要完成60余项的功能检查,包括硬币及纸币找零模块、票卡发售是否正常等等,仅票卡功能测试频次就需要在100次左右。”韩宇介绍道。
站台门检修员
一道门要检查30余处关键点
凌晨1点,京港地铁14号线设施工程维修督导卢振兴登着1.5米高的梯子,对站台门进行检修。每当地铁结束运营,便是卢振兴和同事开始忙碌的时刻。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卢振兴和他的同事每天要背负着几十斤重的工具包,对11个车站1400余道门进行巡视检查。
“14号线共有4200余道站台门,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被划分为应急门、端门、固定门和滑动门等多种类型。我们制定了差异化的维护保养策略,通过月检、季检、半年检和年检的定期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卢振兴介绍道。
站台门的开关动作看似简单,实则对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为了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与设备的稳定运行,京港地铁不断优化检修技术,严控检修标准,例如:滑动门门扇与地面门槛之间的间隙精确控制在4-7毫米、防跳轮与导轨间隙精确控制在0.45-2.5毫米,保证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站台门作为乘客候车站台与轨行区之间的安全屏障,是确保列车准时发车的关键设备之一。以大瓦窑站为例,车站站台长度近140米,60道滑动门、12道应急门、52道固定门、4道端门,一道门需要检查30余处关键点位,精准度要达到毫米。”卢振兴说,这些细节事关乘客安全,一点也马虎不得。
轨道巡检员
一晚敲打钢轨1000余次
凌晨2点,一阵阵“叮叮当当”检查锤清脆的敲击声从灵境胡同站的轨道内传出。此刻,轨道巡检员石峰和同事背着30斤的巡检包,不停地弯下腰,用手中的检查锤敲打着钢轨,通过声音检查,辨别轨道连接零件是否出现松动,这样的敲打动作他每晚要重复一千多次。
石峰主要负责京港地铁4号线-大兴线菜市口站至西四站的轨道巡检作业,线路总里程近8公里,设有两组重点折返道岔的灵境胡同站是他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段,“如果折返道岔出现零部件的问题,那就会影响道岔的正常扳动。”石峰敲击道岔内钢轨,并用扳手对活接头螺栓和护轨螺栓进行紧固。
国庆假期期间,为了方便乘客出行,京港地铁4号线-大兴线特别延长了运营时间。这对于石峰来说,意味着夜间的检修时间被缩短。为了保障工作进度和检修质量,京港地铁提前制定了延长运营期间检修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今天,我和同事需要共同巡查60组接头、400个接头螺栓以及上万个扣件。每次夜间巡检工作,都是确保第二天安全运营的关键,每一项环节,每一处细节都不能忽视。”石峰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