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一点一滴一天一天慢慢地滴在宣纸上,冰水融化流动最终凝固成不可预测的彩色斑斑的世界。”艺术家陈子慧说。
他口中的“世界”,此刻正在上海呈现。苏州河畔,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陈子慧冰画展正在展出。
展览现场,展出的作品图案既像是花朵的绽放,又如同抽象的符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展览现场
将创作的70%交给自然
冰画,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个陌生的名词。1950年出生于中国香港的陈子慧,以将书法现代化而闻名。
2017年,陈子慧开始进行全世界范围内的“爱与和平”多国文字书法表演,他用不同文字混书“爱与和平”,并于香港、上海、多伦多等地展开表演。
在他看来,人应该尊重、顺应自然,而非征服自然。为此,他决定突破自己的创作舒适区,尝试用一种全新的自然创作方式。
陈子慧巧妙地利用融化的彩色冰块作为绘画媒介,这一非传统的创作方式本身就极具创新性。冰块在宣纸上滴落、流淌,形成了一系列自然而又富有变化的纹理和色彩层次。
“冰”一点点融化,滴在宣纸上变成画
开幕现场,观众们在陈子慧的指导下一起创作冰画
由此,“冰画”正式产生。陈子慧说:“我将创作的70%交给自然,自己则控制余下的30%,这是一个凝固——融化——凝固的过程。”
“当我决定创作冰画前,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应该说在我之前,还没有一个画家尝试过这种创作方式。这对我而言,意味着全新的挑战。”陈子慧说,“这些作品是过去四年不断一点一滴滴出来的结果。现在疫情已过,我则把这些作品命名为‘因冰而重生’。”
当凝固的历史遇上凝固的艺术
本次展览地点选在了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它曾经是杜月笙的私人粮仓,也是一栋经典的百年历史建筑。陈子慧的冰画作品,就悬挂陈列于这座历史建筑的二、三楼。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传承。1908粮仓是受保护的文物建筑,冰画则是全新的艺术。我希望两者能够碰撞、融洽并相得益彰。”陈子慧说。
展览现场
在他看来,1908粮仓是“凝固”的历史,冰画则是“凝固——融化——再凝固”的艺术,两者有着气质上的一致性。“此外,从物理上而言,1908粮仓是木结构为主的建筑,冰画所用的宣纸也来自木头。两者组合在一起毫不违和。”
有意思的是,他一眼看中这个粮仓作为个展举办地,还承载着一段他的上海情结。他首度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披露,“我是电影《天与地》的编剧,刘德华主演的那部。电影的故事背景是民国时期的上海。创作剧本时,我查阅了大量相关的上海文献资料,对那个年代的上海有情结。”
《天与地》的演职表中,他用了化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都不说自己的这部作品。理由是“自己觉得编得不够好”。
陈子慧
年轻时的陈子慧,多才多艺。香港岭英中学毕业后,他进入丽的电视台美术部工作。1970年入香港理工学院Part time studies 学习平面设计及立体设计。此后,他在香港、北京、上海和加拿大多个城市开办个人艺术展,并在香港电影圈发展,包括担任美术指导、策划、编剧等。
对于天赋这一说,他并不认同。“假如你每天拿出4小时来练一个技能,10年过去,至少超过10000小时。你肯定能做好这件事。”
展览将展至10月20日。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