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发了没几天,福州男子发现卡上只剩10元!11岁儿子闯下大祸

工资发了没几天,福州男子发现卡上只剩10元!11岁儿子闯下大祸

00:00
05:50

近日,福州市民李先生反映,在北京龙威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游戏聚合APP“233乐园”中,他11岁的儿子用家长的手机往多款游戏中充值共4800余元,他向“龙威互动”客服寻求退款却屡屡失败,客服要求其提供材料证明钱确实是孩子充进去的,但李先生提供的材料不符合对方要求,面临“举证难”。

家长

“熊孩子”偷偷玩游戏

一天充值近4600元

李先生介绍,他的孩子经常偷偷用他的手机玩游戏,“有时候以‘查资料’为由借走手机,还会趁大人睡觉拿走手机”。而偷偷充值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今年7月,孩子就偷偷向游戏“蛋仔派队”中充值过100多元。

李先生:“因为数额不大,我就没有要求退款,只是警告了孩子”。

今年8月初,本该收到工资的李先生却发现自己的工资卡上只剩下10元,查找付款记录才发现是孩子偷偷往游戏“忍者必须死3”中充钱。

李先生:“工资是1日发的,我没有注意,小孩子4日就把钱都充进游戏里了,充值了近4600元,加上7月份充值的一共4800多元。”

李先生提供的微信和支付宝账单显示,2024年7月7日至8月4日,其微信和支付宝账户共向“龙威互动科技”支付了4824.99元。

李先生提供的账单

客服

需提供材料证明未成年人充值

李先生联系了“龙威互动”客服,希望能进行退款。客服告诉李先生,退款需要提供游戏角色信息、身份证、户口本、交易信息等材料。李先生在客服的指引下提交了这些材料,然而,退款申请失败了,理由是李先生提供的材料无法证明未成年人充值行为,需补充相关材料证明充值时间内的未成年人充值行为。

客服称退款需要提供游戏角色信息、身份证、户口本、交易信息等材料

那么,哪些材料能证明是未成年人充值呢?

记者咨询“龙威互动”客服,对方给出的答复是:1.充值时间内对应的监控录像视频文件;2.游戏内带有语音及聊天时间显示的聊天记录;3.其他可用于直观证明是未成年人充值的行为材料。

不过,这让李先生犯了难。“家里没装监控,小孩在游戏里不怎么发言,这些材料没法提交。”无奈之下,李先生只能将自家小孩与其小伙伴的微信聊天记录当作材料,希望能证明玩家是未成年人。他又多次拨打客服电话解释情况,客服则坚持要求提供以上材料。李先生称,钱款确实是孩子充值的,他希望“龙威互动”能够尽快核实清楚,退回钱款。

现象

孩子充值简单

家长取证困难

事实上,李先生的遭遇并非少数。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龙威互动”,共查到3911条投诉,粗略浏览,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公司不予退款”,充值的金额较少的有几百元,多的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而近30天投诉量达188件,已完成仅4件。

多家媒体也曾报道,家长在遭遇“未成年人退款”问题时,几乎都面临“举证难”。不同的平台所需要的证明材料也不同,除了李先生遇到的需要提供监控录像和游戏内聊天记录外,有的平台还需要家长提供付款途径、登录过账号的手机准确型号等内容,很多家长弄不明白,难以取证,而证据不足也成为网游公司拒绝退款的主要理由。

与之对应的,则是孩子充值过于简单。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尽管各游戏平台遵循规定,在首次登录界面要求用户填写身份证号和姓名,经公安接口核对后即认证成功,但真实用户是谁并不可知。

“小孩子注册游戏时用的是我的身份证,仅仅只是输入身份证号就被认定为成年人,可以随意玩。”李先生告诉记者,充值也同样简单,“都不需要人脸识别,有些甚至不需要支付密码,只要输入短信验证码即可支付。若平台管得严了,情况是否会不同?”

律师

可要求平台返还款项

监护人也需尽到监管责任

李先生能够追回充值款项吗?

对此,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福建闽天律师事务所沈展昌律师表示,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本事件中,李先生11岁的孩子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充值行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且不是纯获利益的行为,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监护人可以要求平台返还相应的款项,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并不因此免除。

律师也提醒,作为家长,需要尽到监管责任,防止孩子擅用账户进行非理性的消费。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