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欲弱之,必固强之;欲废之,必固兴之;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译文】将:想要使他收敛,必先坚定地使他张狂;想要使他变弱,必先坚定地使他强大起来;想要使他衰败,必先坚定地使他兴旺;想要使他失去,必先坚定地使他拥有,这就是“微明”。
第三十七章道常(为)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译文】“道”恒久按照宇宙规律运作而又无所不能。侯、王如果都能够按照道的规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按其自身规律正常发展。一旦万事万物发展起来了人的贪欲就开始起作用了,这时我们就需要用最原始的质朴来镇住贪欲。用最原始的质朴来镇住,百姓也就慢慢地没有了贪欲。使人的心安定下来才能没有贪欲,天下就自然归于正道而稳定发展。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为)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译文】拥有高层次德的人不拘泥于德的形式,这是因为有德;低层次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这是因为自己没有德。“上德”之人按照宇宙规律做事而且不主观臆断,“下德”之人按照宇宙规律做事但会有自己的主观臆断。“上仁”之人做事没有主观臆断,“上义”之人却做事冲动鲁莽,“上礼”之人做事在得不到对方回应的时候,会拂袖而去。所以当违背了“道”的时候就会刻意地提倡“德”的行为,没有了“德”的时候就会刻意地推崇“仁”的行为,没有了“仁”的时候就会刻意地表现出“义”的行为,没有了“义”的时候就只剩下“礼”了。而这个“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忠信不足是导致“乱”的源头。“前识者”,是遵循了道的结果,是回归淳朴的开始。因此大丈夫不断地精进(或遵守道的根本),不是不断地退步(或不是停留在道的表象上);处世突出内在和实质,不是表现在形式上。所以去掉浅薄和表面,选取道的内在和朴实。
本期主题:
《道德经终极版》第36、37、38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