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预制朋友圈”,最怕演着演着就当真了

评论|“预制朋友圈”,最怕演着演着就当真了

00:00
04:54

朋友圈可以预制,但人生无法虚拟,生活的肌理或许就是粗粝的,未修饰的真实,才值得我们珍视

菜可以预制,朋友圈居然也能预制。最近,“预制朋友圈”成了网络热词,挑战“一天拍完国庆七天朋友圈”的视频花样百出,换装速度之快、姿势切换之流畅,让人叹为观止,原来朋友圈还能这么玩。

当你还在为怎么安排国庆假期做攻略时,人家的朋友圈草稿都已经把国庆“过完了”。据报道,有博主从下午三点开始拍到晚上,6个小时拍了1536张照片,称“国庆七天我提前享受了”。还有人表示,“一个月你们还是太年轻了,我都是预制5年内的,20年旅游的我还没发完呢”。

有人高赞这种方式,认为一天拍完那剩下六天都不用化妆打扮了。但也不乏质疑,朋友圈应该是记录开心的或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做任务一样拍照打卡。还有人表示无奈,称这样是为了掩盖真实的目的地,从而自我保护。也有人说,“预制朋友圈”可以留住曾经的美好,让这种美好一直延续到未来,是对粗糙生活的抗争,是身处贫乏中仍然抱有对精致的向往。

朋友圈发什么、怎么发,纯属个人的地盘各自作主,旁人本不必置喙。不过,把“预制朋友圈”说成是自我保护,有点难以自洽。不发朋友圈,不是保护得更彻底吗?

“预制朋友圈”的动机,并不高深莫测。作为社会性动物,人们天然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这种形象有时是自然的,有时是主动表演出来的。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创造了一种理论,在他看来,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表演者,通过各种手段或道具有意识地向外界自我展演,以塑造我们在外界中的形象。

这个理论放到互联网时代也不过时,尤其社交媒体时代,人的“自我呈现”变得非常容易,加了滤镜的照片、精心修饰的文字、刻意选择的地点,都可以看成是一种角色设定。每个人可能都会下意识地自我美化,区别在于美化程度的多少,和自我认知的差距。

可是,光鲜是偶尔,平淡才是常态,哪有天天的“百分百”?在社交焦虑的刺激下,有些人在朋友圈“被迫营业”,生怕自己掉队。“预制朋友圈”似乎带来了一种安全保障,旅游照片、美食照片、自拍美照都拍得多多的,一次发不完正好留下备用,重新编辑一番放进“素材库”,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随地以光鲜亮丽的形象持续在社交媒体上“霸屏”,给人一种“我时刻都在过精致生活”的假象。

这种“预先准备”的方式,或许会让人产生一种掌控感——我掌控不了明天,我还掌控不了明天的朋友圈吗?这样一来,不确定的未来可能也没那么可怕了。这样的朋友圈自然会比“随手拍”更精致,也能让发布者获得满足,让观者饱了眼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交互动中的正面情绪。

但在时间的刻度上,“预制朋友圈”是假的。过于刻意的自我展现,可能让人沉迷于扮演“理想自我”的虚幻世界,甚至会慢慢产生认知偏差,误把虚幻当成真实,当虚拟与真实的差距越大,心理落差也会越大。而过度追求社交媒体上点赞和评论带来的满足感,可能容易让发布者产生“虚假成就感”。个体的成就感应该源于内在动机,而非外界的反馈。“预制朋友圈”恰恰是把关注点放在外界的评价上,忽视了内心真实的自我。

“预制朋友圈”可以说是现代社交媒体文化中的一场仿真秀,偶尔玩笑也无妨,最怕的是演着演着就当真了。朋友圈再精致,也无法替代真实的情感和生活体验。用一天时间编辑七天的朋友圈,怎么可能等于享受了七天假期?朋友圈可以预制,但人生无法虚拟,生活的肌理或许就是粗粝的,未修饰的真实,才值得我们珍视。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